你道行深厚,無拘無束,何苦插身異端胡作非為呢?你的意思我原也知道,你無非以為混元祖師死后,五臺派失了重心,無人領袖,你打算借目前各派爭斗機會,將他們號召攏來創成一派,使這一干妖孽奉你為開山祖師,異日遇機再同齊道友為難,以消昔日不能承繼道統之恨。
是與不是?以玄真子之高明,勝過你何止十倍,他都自問根行不如齊道友,退隱東海。
你想倒行逆施,以邪侵正,豈非大錯?
依我之見,不如趁早回轉仙山,免貽后悔,等到把那百年功行付于一旦,悔之晚矣!”
曉月禪師聞言大怒,冷笑一聲,說道:“昔日長眉真人為教主時,何等寬大為懷。
自從齊漱溟承繼道統以來,專一縱容門下弟子,仗勢欺人,殺戮異己。
又加上有幾個助紂為虐的小人,倚仗本領高強,哪把異派中人放在眼里。
如今已動各派公憤,都與峨眉派勢不兩立。貧僧并不想作什么首領,不過應人之約,前來湊個熱鬧。
今日之事,強存弱亡,各憑平生所學,一見高低。
誰是誰非,暫時也談不到,亦非空言可了。
不過兩方程度不齊,難以分別勝負。
莫如請二位撤去霧陣,請諸位道友現身出來,按照雙方功夫深淺,分別一較短長。
二位以為如何?”
追云叟笑道:“禪師既然執迷不悟,一切聽命就是。”
矮叟朱梅便對追云叟道:“既然如此,我等就無需客氣了。”
說罷,把手朝后一抬,半山上左右兩旁,十六位劍仙現身出來。
二老將身一晃,也回到山上。
話說那火云洞三位洞主同南疆留人寨三位寨主,原來是貴州野人山長狄洞哈哈老祖的徒弟,曉月禪師是他等六人的師兄。
起初曉月禪師接著許飛娘請柬,知道三仙、二老厲害,本不敢輕易嘗試。
后來又想起五臺派門下甚多,何不趁此機會號召攏來,別創一派,一洗當年之恥?因為覺得人單勢孤,便到貴州野人山長狄洞去請他師父哈哈老祖相助。
誰知哈哈老祖因走火人魔,身體下半截被火燒焦,不能動轉,要三十年后才能修煉還原。
曉月便把這六個師弟約來,另外還請了些幫手相助。
他知道長眉真人遺留的石匣飛劍,是他致命一傷。
卻偏偏無意中在黃山紫金瀧中,將斷玉鉤得到手中。
此鉤能敵石匣飛劍,因而有恃無恐。
適才同二老說話時,赤焰道人不知二老的厲害,見二老語含譏諷,幾番要上前動手,俱被曉月禪師使眼色止住。
及至二老回轉山頭,曉月禪師便問眾人:“哪位愿與敵人先見高低?”
當下留人寨三位寨主同赤焰道人口稱愿往。
曉月禪師再三囑咐小心在意。
四人領命,才行不到數步,對面山頭已經飛下兩個道人、一個和尚、一個尼姑。
來者正是醉道人、髯仙李元化、元覺禪師、素因大師四位劍仙。
原來追云叟同曉月禪師見面后,知道曉月禪師心虛,愿意一個對一個。
正待派人出戰,忽見敵人那邊出來四個奇形怪狀的妖人,便問哪位道友愿見頭陣。
醉道人、髯仙李元化、元覺禪師、素因大師同稱愿往。
說罷,一同飛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