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點點頭,“不錯,我軍勞師遠征,糧道遙遠,糧食補給困難,且初到異地不識地形,又遍地都是敵人,更無民心支持,乃是孤軍深入,倘若有心人在半路設伏,斷我軍糧道,我大軍片甲難回。還有青州人口眾多,又逢饑荒,就算順利打下來,我軍上那弄那么多糧食養活百姓,豈不是背上沉重負擔?”
張陽昨天也考慮過這問題,只是沒有李儒想得這么細,聽李儒一分析,張陽也覺得現就出兵不妥,沒有強大的后勤,就這么去打,就算勝也是慘勝,還有最后一個問題最關鍵,打下來用什么養活那么多百姓?難道象歷史上的劉備、袁紹那樣,用老弱婦孺的人肉去給百姓充饑,為救一人而殺數人?可不打又不行,總不能看著黃巾軍壯大吧?
左思右想之下,張陽皺眉道:“那該怎辦?就這么放過黃巾賊,任他們猖獗?”
李儒蒼白的臉上突然一笑,“岳父,小婿有一計,可使我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大破賊軍,同時還可削弱地方力量,只是希望岳父不要太心軟。”
張陽大吃一驚,有這種好事嗎?你昨天怎么不說?張陽忙問道:“何計?”
“岳父,小婿此計,便是不用理會黃巾亂賊!任他們去鬧!”
李儒的話讓張陽更是糊涂,“不用管他們?”
李儒吩咐從人拿來漢朝九州地圖,指著地圖向張陽解釋道:“青州大旱,又逢蝗災,賊軍無處就糧,只能流竄奪糧自給。而青州東面臨海,無路可走,這個方向不用廢心;北面冀州也是災情嚴重,糧食稀少,且有袁家諸將鎮守,帶甲兵十數萬,賊軍奪下冀州也得傷亡慘重,就算他們還有余力繼續向北,遼西公孫度有山海關天險,以逸待勞,必可大破賊軍,這個方向也不用擔心;若賊軍向南,徐州糜竺、陳登、曹豹等各士家為求自保,必然死戰,且徐州丹陽兵戰力不弱,錢糧豐足,定可抵擋住賊軍,同時徐州軍也是我軍的心頭大患,讓賊軍與徐州軍拼個你死我活,豈不妙哉?南面賊軍不走還好,若賊軍往南,正中我軍下懷矣!東、南、北賊軍都行不通,就只有向西一條路了,賊軍向西首當其沖便是兗州,天佑岳父,兗州今年也是災害連連,人口眾多糧食更少,更是諸侯討伐岳父你的策源之地,我軍只需在西面放上誘餌,誘賊軍向西,便可借賊軍之手盡滅兗州隱患,屆時我軍死守虎牢、汜水兩關,待到賊軍元氣耗盡,我軍一擊可破,然后就可輕松拿下兗、青兩州。此計先是關門打狗,然后借刀殺人,最后是趁火打劫,乃連環計也。只是其中民間必然損失慘重,百姓也會民不聊生,萬望岳父不能心軟不用!”
聽完李儒的話,張陽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說毒!真他媽的毒!豈止什么損失慘重,民不聊生?簡直是要讓兗州、青州兩州千里堆白骨,萬里無人煙!一時間,張陽猶豫不決,無法決定用還是不用。
李儒何嘗不知道賈詡這招會有什么后果,只是在他眼里,岳父的江山比多少性命都重要,只要岳父能一統江山,面南登基,不管死多少人都值得!
諾大的校場鴉雀無聲,幾萬人都眼巴巴等著張陽的下一步指令,雖然早已過了出兵點將的良辰吉時,卻沒有一個人敢上前提醒張陽,只是看著張陽在校場中繞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