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有人口一百余萬,居漢朝城市人口之冠,同時洛陽城地處水陸要沖,百姓多以經商為生,商業發達,財富富甲天下,前幾年中原大地浩劫不斷,民不聊生,只有洛陽百姓從未經歷戰火,勉強算是一個亂世中的世外桃源。可隨著北方農民起義的此起彼落,洛陽賴以發展的商業遭到了沉重打擊,百姓生活也日益艱難。
公元189年,漢中平六年四月,荒淫了一生的漢靈帝終于死在女人肚皮上,洛陽城也迎來了第一場浩劫,先是沒卵子的十常侍殺了大將軍何進,然后張陽,曹操、袁紹又殺了十常侍,雖說這些都是高層領導的事情,可最終受害的還是洛陽百姓,十常侍的禁衛軍,何進的中央軍,都不是什么好東西,都是乘亂搶劫殺戮洛陽百姓,這僅僅是洛陽浩劫的開始。
然后是張卓的西涼軍開進洛陽,這些西涼軍可比中央軍和禁衛軍強多了??至少殺人放火搶劫強奸比中央軍和禁衛軍強,那時候,洛陽百姓對西涼軍可以說是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幸虧大漢朝的新領導人張陽殺了董卓,收編了西涼軍,約束士兵,善待百姓,屯田養民,降低物價,百姓是善良的,洛陽百姓也逐漸接受這個怎么看怎么象從地獄爬出來的張太師?
還有人給這個張太師供了長生牌位。
可再到后來,洛陽百姓漸漸發現,這個張太師似乎沒什么本事,他治理下的洛陽,在短短三個月之內竟然連續發生幾次動亂,先是大將軍楊奉作亂,然后是司徒王允造反,無不波及到洛陽百姓,這些洛陽的百姓都忍了,那些有礙于張太師名聲的告示洛陽百姓也視為謠言,畢竟這個時代的好官不好找。人既是善良的,也是自私的,今年北方大旱,青州黃巾又起,大量災民涌入關中避難,按往常,這應該是洛陽商賈大發國難財的時候,為了給災民減輕行李負擔,提高糧價吸空災民最后一滴血汗是應該的,從災民中挑選幾個長得不錯的女人救濟贍養那更是利人利己的大好事,買賣幾個災民來當奴隸也無可厚非。可恨那個張太師不懂風情,竟然強行壓低糧食價格,還不許買賣人口,又開粥棚救濟災民,讓富商巨賈們大發橫財的希望落空,富商巨賈們對張太師的怨恨也開始慢慢滋生。接下來是洛陽的普通百姓,張太師的糧倉被人一把火燒了,這下洛陽的糧食價格就連張太師也壓不住了,就象張太師那圓滾滾的肚子一樣??不斷飛漲,普通的洛陽百姓也開始承受不起,洛陽百姓對城外那些遠道而來從他們嘴里搶食的百姓也開始不滿??沒有他們,洛陽百姓本來可以輕松度過這個冬天的。那些對魔王太師不利的謠言也逐漸在洛陽百姓中傳揚,奸污公主,濫殺無辜,欺凌皇上,這些都是真的嗎?
導火索是張太師在街上亂殺人點燃的,那天晚上,魔王太師不僅殺來外地來的學子,還誤傷了不少洛陽百姓,然后是張陽軍默許那些災民進城助陣,屠殺士族,可殺士族就殺士族吧,張陽軍和災民還把手伸向普通百姓,殺人放火,奸淫擄掠,這下子洛陽百姓爆發了。互通聲氣之下,今天早上,洛陽的所有店鋪一起關門,罷市!要張太師把災民從洛陽趕走!
張陽帶著眾謀士在街上巡視一圈,見大街兩旁家家關門閉戶,路上不見半個行人,冷冷清清的,往昔熱鬧繁榮的洛陽竟然有如鬼城。張陽不禁愁眉苦臉的問眾謀士道:“事情怎么會發展到這一步?”
賈詡、李儒、魯肅和司馬朗一起無語,心道還不是你吃飽了撐的放災民進城,想借災民的手誅殺士族,卻不對災民嚴加約束,換成誰都會這樣。可惜張陽不知道這些事情都是自己無意中的導演,還在那里大發脾氣,“他們罷市就罷市,本相就不信,沒有他們,本相能養不活那些災民。”
李儒苦笑道:“岳父有所不知,這糧食目前我們還能支撐,可是天氣日益轉冷,災民過冬的房屋和木炭怎么辦?不設法解決這些,冬天一到,城外的災民不餓死也得凍死。就算這些我們可以自己解決,但關中不產鹽,我們所用之鹽都是洛陽商賈從外地運來,沒有他們賣鹽,我們就只有吃淡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