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你在這等著我呢,如果今天不給你一個答案,恐怕晚上我都沒地方睡了。放心,我說過的話算數。采購一批最新的生產設備,大概需要多少錢?”楊琛笑道。
顧佳想了一下,伸出五個手指。
“差不多要五百萬,除了采購設備之外,我們還得補交有機標的罰款,處理追訴案……”她解釋道。
“我給你投一千萬,另外五百萬拿去做營銷。”楊琛直接打斷了她的話,“做茶葉生意,最大的成本不是在茶葉本身,而是在銷售上。你用這些錢,找一個靠譜的產品公關公司,對空山茶這個品牌進行推廣,打開銷售渠道。”
“一千萬,這樣的話總投資額就達到了一千三百萬,按照投資比例重新劃分股份……”顧佳臉色一喜,接著默默盤算起來。
“不用算了,你拿20%吧,多出來的部分就當是股權激勵了,反正這個茶廠主要也是你來經營。倒不是我小氣,舍不得多分你一點,只是你們萬一離婚,茶廠作為共同資產,你那部分還得分出去一半。如果只有你一個人,茶廠全給你也無所謂。”楊琛認真的解釋道。
“嗯。”
顧佳看了他一眼,輕輕的點了點頭,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做多糾纏。
……
下午,村長又帶著他們到茶園里參觀了一下。
這個村莊所處的地形屬于山地,周圍全是連綿起伏的大山,種不了糧食,只能種茶葉。
楊琛放眼望去,山坡上全是一圈又一圈的低矮茶樹,層次分明,像是給大山戴上了一個綠油油的……草裙。
“機械化程度再高,還是要靠人工手采,你要辨別最好最嫩的茶葉,然后用手指掐尖,這一步就是機器也無法完全取代的。”村長一邊帶著他們參觀,一邊講解道。
“看來我還要跟你們多學習一下。”顧佳虛心地道。
“你們城里人哪會做這個,你算是比較手巧的了。”村長笑道。
“咱們這個茶葉真的能符合有機標準送檢嗎?”顧佳又問道。
“我們的茶葉就是連出口的國際標準都能達到,那些大茶園反而做不到。”村長道。
“為什么呀?我一直認為機械化、標準化才能達到品控。”顧佳道。
“現在人就是太迷信機械化了,大茶園機械化程度高,為什么?因為離城市近,人多,車多,污染多。真正的有機無污染,一定是我們這種深山里的茶山。”村長長嘆一聲,“我們就是因為茶香山太深,所以才窮……”
“我們這次來,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想辦法把這里的茶香送出去。”顧佳道。
“真的可以嗎?”村長滿是期待。
“一定可以的!”顧佳信心滿滿地道。
……
回來后,顧佳和楊琛又商量起來。
“你覺得這里的茶園怎么樣?”
“還不錯,我大概看了一下,這片茶園雖然不像村長說的那么好,但也不差。即便比不上十大名茶,卻也比市面上的大部分茶葉都要好一些……這算是這家茶廠最大的優點了!”楊琛道。
“市面上普通茶葉大概都在200~300元一斤,以前李太太經營的時候,這里生產的茶葉就賣200多,一年下來,只能勉強保本,根本賺不到錢。我們要做的話,必須把它做成品牌,這樣才能最大化的提升茶葉的價值。我已經想好了,這里的茶葉就叫空山茶,你覺得怎么樣?”顧佳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你這個思路是對的,名字起的也還行。”楊琛點點頭,認同了她的想法,又道,“除了打造品牌之外,我們還可以把空山茶分成普通茶葉和精品茶葉兩個檔次,普通茶葉賣的比市場上的茶葉稍微貴一點就行,精品茶葉直接賣一千元以上。等新的設備采購進來,茶廠的生產能力一定會大幅提升,每年生產三五萬斤茶葉應該不成問題。如果可以把茶葉全部銷售出去,一年差不多就能回本。”
“如果第一年可以回本的話,第二年我們再擴大生產,再購買幾條生產線,一年下來說不定就能賺到幾千萬。”顧佳也陷入了暢想中。
“呵呵,這么算的話,第三年我們就不用賣茶葉了,直接宣傳品牌概念,IPO上市,小鐘一敲,這些錢就像流水一樣的進來了。”楊琛呵呵地笑道。
“沒錯,三年之后咱們就可以上市,到時候我們就是上市公司的創始人。”顧佳越說越激動,嘴角不禁微微上揚,臉上滿是憧憬之色。
“呵呵,你沒聽出來我是在諷刺嗎?要是真的這么容易做,早就有人做了。”楊琛給她潑了一盆冷水。
“我想想也不行啊?事在人為嘛,別人做不成,不代表我們也做不成。”顧佳嬌媚地白了他一眼。
不得不說,張愛玲的那句話確實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