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是這么說,可孟希月知道了這件事,她既然在意這件事,不將此事同朗秋平說清楚,她就會一直記掛。
若是一直記掛,又怎么能休息得好?
孟希月如是對翠云姑姑說,“姑姑,你幫幫我,我想見見朗大夫。”她堅信,朗秋平不會罔顧人命。可心中還是忍不住往壞處去想,若是朗秋平真的為了她的名節而殺死了那些人,那么她該如何面對朗秋平?
“好孩子,不要再想了。”翠云姑姑也是從孟希月這個年紀過來的。她知道,這個年紀的姑娘最是所思,尤其在感情上更是如此,“姑姑老實告訴你吧,那些人販子雖然都死了,但是卻并非朗大夫殺死的,而是被人販子抓住的那些個男人、姑娘們動的手。他們是死有余辜。”
“可……可你們不是說,所有人都死了嗎?”孟希月一愣,難道是自己理解錯誤了?死的只有人販子?
翠云姑姑搖搖頭,“那些人也都死了,而且都看不出死因。”
“這是朗大夫所為?”孟希月緊張得屏住呼吸。
“還不能確定,長公主正在派人調查。”翠云姑姑將孟希月推進被窩里,為她拉好被子,柔聲道:“依奴婢看啊,這件事情和朗大夫準沒有關系,他只是一個大夫,瘦弱的很,說是手無縛雞之力也不為過。他怎么能殺死那么多人?”
孟希月為朗秋平說話:“朗大夫雖然瘦弱,但是他醫術好。”
翠云姑姑一愣,而后忍不住失笑:“是是,我們郡主說的是。你就別擔心朗大夫了,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我們明天再說再問。”
吹滅燭火,翠云姑姑帶上門。床榻之上,孟希月已經合上了眼睛。
門外,長公主孤獨的站立著,身邊沒有任何隨侍伺候。風吹動她的裙擺,徒添幾分凄涼。翠云姑姑上前去關心道:“長公主殿下,這會兒風大,您怎么在外頭站著。”
長公主問她:“我們認識有多少年了?”
“殿下七歲的時候,奴婢就在殿下跟前伺候了。”翠云姑姑比長公主就帶了四歲,她十一歲進宮,得當時的皇后青睞,覺得她生得有福相,就放在心愛的長公主身邊伺候。
一晃,長公主都為人婦,有了自己的女兒了。
“都過去這么多年啦,我還記得你剛來的時候不懂規矩,將我最喜歡的桂花釀給喝完了。”
桂花釀是酒,自然不是小孩子該喝的。皇后經不住長公主的撒嬌給了一碗,卻又不想讓長公主真的喝掉。
所以,當年翠云姑姑不是不懂規矩,正是因為懂規矩,才會將長公主的桂花釀喝掉。
“奴婢也記得此事,殿下心胸寬廣,一直是奴婢的榜樣。”提起從前,翠云姑姑臉上也有了幾分笑意。跟著長公主從年幼走到現在,從皇宮走到長公主府,自己的一生,她很滿足了。
再之后,也就只有一個心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