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襲,走了兩天兩夜,云蜀關近在眼前。
夜里下了場雨,地勢低洼的野外存下不少積水。白遠濯讓馬匹自由活動,他靠著樹干吃硬邦邦的干糧。
一口一口,吃得很慢,白遠濯并不著急。
當初以為軍情緊張,他一刻也沒有耽擱。常人從米江城到云蜀關,快的也有七八日,他兩天兩夜就到了。
混沌的頭腦也想通一些事情。
那密信到來的時間未免也太過湊巧了,他前腳才剛接到白之洲她們,讓白曲送她們回京城。后腳楚君就要自己去云蜀關。
白遠濯想著想著,眼中的光亮得嚇人,冷冷的。
這是人質回京,又能將他當成不知疲倦的老黃牛來使喚了?那么大的鹽湖,都填不下楚君的胃口。
白遠濯想起自己早死的父親母親,他們要他光宗耀祖,要他做人上人。他這前半生按著父母定下的路子往前走,可越是走,白遠濯卻覺得這條路沒有意思。
他并非要做人上人。
白家已然富可敵國,又為何要登入朝堂?
若是可以選擇出身,白遠濯更愿意當尋常人家的孩子。
馬匹一聲嘶鳴,白遠濯將干糧收起,喝了一口冷水后又騎上馬,前面就是云蜀關了。今日日落前就能進關。
云蜀關曾經是大楚的,可前些年大秦研發出了火藥炮彈,楚君敵不過,云蜀關就輸了去。那一代的老皇帝覺得丟人,把云蜀關后邊的要塞改名也叫云蜀關。
人們稱呼的時候,將大秦的云蜀關叫做大云蜀關,大楚的云蜀關叫做小云蜀關。這大與小,是什么含義,眾人心知肚明。
大楚是在掩耳盜鈴。
人們瞧不起,但是又舍不得這遮羞布。
只是老人們偶然會想起,從前大楚兵強馬壯,一點也不怕那一邊的老秦人。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什么都在變。
云蜀關打仗了,里邊的百姓都在想著逃難。城門里人群擁擠,都在想著早點離開。而進城的那一邊,一個人也沒有。
有調令在,白遠濯進關很輕巧。
他過了關要往里走,想去找云蜀關的都督了解軍情。忽然聽到身后爆發吵鬧聲。白遠濯扭頭看,發現守在出口的士兵們被百姓沖散,百姓們一個接著一個的往外擠。
他們逃難的,自然是家里有什么值錢的就帶上什么。但是這邊關之地,尋常百姓家里又有什么值錢的呢?有的人家,一根扁擔都舍不得留下。
出了小云蜀關,有個親戚投靠還好。若是沒有親戚愿意接應,他們就成了難民,流民。到時候帶了多少東西,就代表有多少存活的概率。
可百姓們沒想到,那一個豎起的扁擔,被人亂揮亂推,絆倒了許多人。后邊的人涌上去,踩著人就要逃。
士兵們想攔,也被當做阻礙推開。
人間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