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還找出一張一位穿長衫男人和一位穿旗袍女人的合影照片給大章兩人看。
照片中男人身高體壯,女人溫雅嫻靜。
兩人站在一輛老爺車面前合的影。
“這個就是我爸和我媽。”
老董解釋說“他們的墓地在我老家,也好多年沒去掃過墓了。”
潘大章說“明年清明節我跟你回去,以后的話,我每年清明、端午、中元節都回去祭拜。”
老董欣慰點頭“好,到時帶你們回老家,認認地方。”
老董告訴大章老家在岡縣羅排鄉董家坳村,位置有些偏,進村的那條路有些小,沒辦法開車。
不知道現在路有沒有加寬。
“八年前我回去過一次,那次靠近岡江的那條河排路塌方了,根本過不去,只好半路折回。后來就沒打算去回過。”
老董回憶說“董家坳村還有我家一棟老宅子,明清建筑,全部是木型結構,有一個很大的庭院,當時來說整個岡縣都是最好的建筑。”
潘大章清楚這些老建筑,幾十年以后單單那些古木都是稀罕物。
他擔憂地說“這么好的房子,多年沒人住,沒人維修,可能都倒塌了”
“那倒不至于,以前我老爸老媽還在古宅住。他們不在后,我把整棟古宅都借給村里做學校使用了。前面一棟二層樓可做六間教室,后院還有兩間大房,兩側各有幾間大房,樓上可做老師辦公室,我村雖然比較大,每個年級有二個班,但是在我老宅讀,空間也足夠了。”
潘大章在甫錢讀初中時,也是一棟富人家的私宅做的學校,聽說那棟私宅主人全家跑到國外去了。
多年以后回來索賠了鎮政府一筆占用費。
甫錢初中搬到了公路對面山腳下,做過學校的那幾棟私宅折掉,加寬了市場空間。
月舟村孫月庭堂伯家也有一棟庭院式明清建筑。
潘大章和溫小芹也是第一次聽老董說他的家庭背景。
“想不到爺爺爸爸還是一位大資本家。”
睡覺時溫小芹還感慨地對大章說。
潘大章也算是解除了對老董收入的疑惑。
原來他豐厚的家業并不是他以權謀私搞來的,而是子承父業得到的。
以前那個年代沒有因家境有錢而得到沖擊,恐怕也得益于老董老父親,正確的選擇。
老董夫婦把全部的家底都亮給自己兩人看,說明兩個老人認準了他們,把后半生都寄托在了他們身上。
兩人感慨萬千。
第二天早早吃過早餐,然后來到岡州汽車站。
在車站停車場找到一輛到花都汽車站的班車。
司機是個滿臉胳腮胡的高個子。他認得何志宏,也知道他們四人搭他車去花都客運站的事情。
跟車售票的是何志宏堂哥。
他把他們幾人行李放到底下車廂,安排他們坐在靠前位置。
潘大章看見車站跑長途的大巴車座位都是硬座的,旁邊車窗門密封也不是很密閉。
他知道再過五年,一款密閉性好,看上去更豪華,車廂內雙層臥鋪結構的臥鋪大巴車,短時間內就取代了這種硬座大巴車。
硬座大巴車雖然是新的,但是比起后來的臥鋪大巴車還是顯得寒酸了許多。
溫小芹背著的旅行包里裝滿了暈車藥,幾種零食。
買了幾斤雪梨和蘋果。
上車后她邀請司機和售票員,以及何志宏和蘇婉蓉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