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海看見潘大章腰上別著一個bb機,問他能不能把號碼告訴自己。
潘大章告訴了他。
黃天海說“以后若是合作的話,這次的加工費就不收了,算是老叔給你的一個見面禮。”
潘大章不想占他便宜。
“黃叔,一碼歸一碼,以后合作是以后的事,這次的加工費該怎么收你還是怎么收,畢竟你也要付工人工資的,你說對不對。我五天后來提貨,你看可以么”
溫小芹跟估價師已經確定了某塊原石可以出貨多少。
一塊原石肯定取大的手鐲開始,然后小塊料就取戒指,或者耳墜小物件。
那塊玻璃種的滿綠翡翠,黃天海建議他“這么體積大的玻璃種翡翠,用來凋一尊佛像,或者觀音菩薩像,可以體現更大的價值。其他邊角料凋玉墜或者耳墜都行。”
叫凋刻師下來,他說至少可以凋兩尊觀音像。
潘大章就聽了他的建議。
其他的手鐲有五百多對戒指二百多對,耳墜和胸墜各三百多對。
每塊原石都做了編號相應加工出來的飾品也會有編號。
所以不會出現偏差的現象。
黃天海也在收貨字據上簽了字。
他邀請大章兩個跟他一起去吃午飯,潘大章看他忙就拒絕了。
“不用了,黃叔,你忙你的生意,我們再去其他地方逛逛,有空再聯系。”
黃天海再次跟他提寒假和暑假去緬邦老礦收原石的事情。
“到時候沒有其他要緊的事,我就跟你去,以后跟你學做玉器生意也可以賺大錢,發大財。”
聽潘大章應諾了跟他去緬邦收貨,黃天海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地。
連忙說“到時我們先聯系好,我直接去你家找你,然后再去緬邦。”
潘大章“不用那么麻煩,到時我們約好哪天在云省邊境碰面就行。”
坐火車坐飛機我都沒問題。
“那這樣最好,路上費用我會先匯給你。”
潘大章跟他閑聊了許久。
還有其他客人找他聊玉器生意的事,他跟小芹走出了玉器店。
又逛了幾間店,終于看見那間狀元齋古玩字畫店。
進入店里,看見墻上掛滿了名家字畫,一個柜臺內擺滿各式小物件。
靠墻櫥窗內擺著各種瓷器瓶罐等物件。
一個中年人正在跟一個青年人交待事情。
“前幾年我從博物館花20多萬購買的九千多張名家畫作,當時最便宜的才5塊錢一平尺,像張大師,齊大師、李大師的作品,當時也才10塊錢一平尺。現在最少也漲到了五十塊錢一平了。”
中年人嘮叨著說“以后肯定會升值的,現在是資本有點短缺,不然就不要把這些畫作出售,多年以后這些畫作肯定會幾倍,甚至十倍的增值。”
幾個店員正在把一卷卷的畫軸,擺在后面的貨架上。
上面標著齊百師、李珂仁、張達纖等人的名字。
潘大章從兩人的交談中,知道這個中年人就是八一年花二十多萬,購買博物館外賓服務部的名家畫作九千多幅的許化龍。
當時博物館資金緊張,就想把館內積壓的畫作處置換點資金,以便維持正常的運作。
但是將畫作象擺攤一樣堆到外面售賣,又有損于博物館的形象。
于是就私下找了某些字畫店資金雄厚的老板。
那時許化龍老父親在琉璃廠街面上開了一間狀元齋字畫店,而許化龍在香港賺了錢回來接手老父親的生意。
許老爺子開字畫店,京城那些有名的畫家都成了他的常客。
黃云裕、王朔實、李珂仁、樊增都經常在他字畫店喝茶聊天,都是很熟悉的朋友。
許化龍也熟知這些名畫家的畫作,以后會有很大的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