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餐,溫小芹塞了一些錢給老爸,坐上車,跟大章回到縣城。
潘大章先找到郵局,把戶籍遷移證明郵寄給了師娘。
回到鵬程賓館。
殷源告訴潘大章“潘修明說兩個貨柜今天就可以搞掂,因為上次他收購了幾個舊貨柜,換上玻璃,刷一下油漆就是新的,所以不用費多少時間。”
潘大章說“既然貨柜做好了,那么就把貨擺上去吧。”
他去開了保險柜,把一些翡翠品質稍低一點挑了一些出來,告訴殷源最低售價多少。
這一批翡翠都是挑選高品質的,所以他定的價格相對較低而已,比岡州首飾店的也貴了幾倍。
比如手鐲最低的也是八百塊,一千二,一千五,甚至二千的也有。
憑這些翡翠的品質,相比其他店的售價,他標的價格也還是比較適中的,甚至相對還低。
殷源還擔憂地問“老板,售價這么高,可能買的人不一定很多哦。”
他原來以為翡翠手鐲二三百塊一付算是價格很高了,誰知道大章告訴他,有些手鐲需要賣二千多塊。
潘大章對他說“看看吧,賣得就賣,賣不得就留著,反正這玩意又沒有保質期。十年八年以后它只會升值,不會降值。”
殷源計劃好了。
“我寫些廣告叫人到處去貼,再在電訊店外面增加一個玉器售賣的招牌。”
兩人把玉器清點給殷源后,就開車去坪山礦區。
11點前趕到收砂站。
呂全東和胡文彬幾個正在帶人裝車。
兩輛貨車,前面一輛已經裝滿了貨。
后一輛正在裝車。
呂慧蘭正在開具出貨單。
姐夫看見他的吉普車,知道他兩人從京城回來了。
“你姐今天早上還在念叨,說你們兩個人應該回來了,不知道今天會不會上來”
溫小芹忙著去跟呂慧蘭對賬。
一個多月時間賬目比較多。
大章跟姐夫聊一個月來坪山礦區的生產情況。
“b巷南采礦量相比之下在逐漸減少,因為那些岔礦越往上采,難度就越大了。總體來說那里一天出礦量也有一噸多。”
他穿上水靴,工作衣,戴上安全帽,提上電石燈,跟姐夫去b巷南。
來到巷口,呼呼的暖風從巷井深處吹出來。
姐夫找了一件厚棉襖,讓他披上。
巷道里刮得耳朵根都生疼的冷風,吹在身上涼嗖嗖的,沒有一件厚棉襖,還真的有點受不了。
巷道里一股硝酸銨的濃烈氣味。
姐夫告訴他“b巷北那個柳東生停止開采了,a巷北的方程式也沒有開了。a巷南的何潤華還在開,每天出礦量差不多有一噸多。”
他疑惑地問“何潤華租的那些采礦場不是跟我們都是同一條礦脈么,他家現在也是跟我們的方法一樣采礦,可是他們每天的采礦量只有一噸左右,而我們卻有二噸多,這是為什么”
潘大章解釋說“同一條脈道,都會存在某一段儲量更多,某一段儲量更少,這都是很正常的。礦脈還有一種規律,就是越往下,儲量越大。”
“按照你說的規律,我們這十幾個采礦場,不要往上采,換個方向往下挖,可能鎢砂儲還更豐富哦。”
“有這種可能,不過采礦的話往上采才可以實現,往下采的話成本算起來就不劃算了。”
前世坪山這兩個老礦區巷井后來也沒有人繼續往下開采的。
聞上去空氣有點混濁。
他對姐夫說“那個排風機要及時開起來,空氣不好很容易出安全事故的。”
在采礦場下面巷道正好碰見曾凡全從采礦場下來。
他看見大章,高興地說“小潘總,你好久沒來這里了,今天終于來了。”
潘大章笑道“我在不在這里,也沒耽誤你發財吧曾師傅,怎么樣開的那幾個民窿出礦量可以吧”
經他手給他勘測的就有三個民窿。
那三個民窿出礦量每天一噸多肯定是有的。
三個民窿賺的錢每天上千塊肯定不止。
許靜金說“曾老板三個民窿一天出貨至少一噸半,一個月賺幾萬肯定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