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柴久也招呼她們“吃過飯再回去吧。”
兩人走后,老爸說他“你怎么隨便要人家的東西喂豬的米糠,還有昨幾天,我買了幾百斤潘育財配的飼料,那幾頭豬特別喜歡吃。”
他動手把孫大玉姐妹切好的豬食菜,鏟到廚房一口大鍋中去,加水燒火去煮。
“大章,以后要少招惹其他的女孩子,這些人愿意接近你,也是看中你條件好,想乘機撈點便宜的。”
大章也知道老爸的意思。
“我有分寸的,她姐妹過來幫忙,是她們媽媽同意的。”
老爸告訴他自己已經跟幾個炒茶工人一起吃過飯了,讓他先吃飯,然后去學校上課。
“以后不用天天跑出來,家里事我會處理好的。還有菜也是,村里隔三差五就有肉賣,青菜菜院也有,不需要你們從縣城買回來。”
潘大章吃好飯,收拾碗快。
老爸喂好豬,雞鴨,兩只狗。
又用掃把在清理屋前屋后衛生。
家里有十只雞,六只大鵝,還有三只泥鴨。
這些家禽造糞功能特別巨大,一天時間可以把庭院中水泥地板上弄得污濁不堪。
空氣中都飄蕩著一股臭味。
大章對老爸說“養兩只狗,幾頭豬就算了。這些雞鴨鵝養在院子里,把整個院子都搞得污七八糟的,干脆把這些雞鴨鵝全部宰殺吃掉,以后就不養了”
家里干干凈凈的不好嗎。
老爸瞪了他一眼說“農村人誰家不養幾只雞鴨的。”
他看了看庭院中環境,也覺得這些雞鴨鵝確實太不講衛生了。
他本來想說把雞鴨鵝帶到萬子嶺老宅庭院內去養,可是那邊炒茶葉,衛生條件更要講究。
圈到茶場去養,又需要每天挑回家來。
但是像大章說的全部宰殺吃了不養,又感覺有點不妥。
村里每家每戶,有哪家不養幾只雞鴨的
家里沒有這些家禽,還像一戶人家么
潘大章耐心跟他解釋說“以前養雞養鴨是為了家里的剩菜剩飯不至于浪費;經濟條件不好,可以撿些雞蛋改善伙食,過年過節時宰上一只雞,可以吃上肉。現在條件好了,也不差那點錢,想吃雞肉鴨肉隨時去買都行。”
他指著水泥板一堆堆黑乎乎地家禽糞便說“本來可以干干凈凈的一個庭院,被弄得到處臭哄哄的,到處蒼蠅成堆,看上去一點都不舒服。”
好在兩只狼犬蹲在大門口,不然這些雞鴨都跑進家里去,連別墅內都會被弄贓。
潘柴久認為兒子說得有道理。
他說“過節把這些雞鴨鵝吃掉后,以后就不要再養了。這地板等我有空了,搞水去沖洗干凈就行。”
潘大章想到另外一件事,他對老爸說“我媽不是去水南村遷我外公墳墓么那里經常要宰雞,殺鴨,不如把這些家禽全部送去那里用,那樣的話也省得去街上買。”
老爸點頭同意“那你就用雞籠把它們全部裝好,帶到水南村去,以后我也省點心。”
他把家禽全部趕到一個角落,用圍籠圈住,把十九只家禽全部抓到雞籠。
大章在后備廂墊上報紙,把雞籠放在后座。
開車回到鵬程賓館住處。
溫小芹見他把雞鴨鵝都一古腦帶到了縣城,驚奇地問“你干嘛把家里這些家禽都帶回來了”
大章把家里庭院內被這些家禽糞便搞得臟亂不堪告訴了她。
“水南村外公家正在遷墳做風水,干脆把這些雞鴨鵝全部送去,省得再去街上買。”
溫小芹笑著說“遷墳宰雞也不需要那么多吧四五只雞可能就夠了,而且這些鵝、泥鴨,也沒聽見做風水的時候用得上的吧”
這時去水南送菜送東西的小章和熊蘭也回來了。
知道哥哥把家里養的家禽都用雞籠帶進來了。
他對哥說“還是你說話算數,老爸老媽都要聽你的。我跟他們說過幾次,家里不養這些家禽了,老媽還罵了我一頓。
我說家里又不缺錢,想吃的話隨時去街上買都行。
這些雞鴨鵝把整個庭院搞得臟兮兮的,整個家一點都不衛生。
說這些還差點挨老爸揍。”
他告訴哥哥“那邊遷墳,老媽今早給錢三舅媽,讓他去上街買了幾只大公雞。我們這些雞都是閹雞,也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