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原本在閣子里商量的程序完全不同啊!
區頰贊搖搖頭,帶著某種輕蔑的表情笑出來,而后他對李適頓首,再抬起臉試探著說:“本使自來到奉天城后,方得知陛下漕運已斷,奉天城居京畿西側,漕運轉輸不至的話,怕是會再出李懷光、李希烈第二,所以諸位學士借兵立盟的建言,真的是出自一片忠心,還請天子細細思量,如天子不納忠言,贊普也是會感到痛心失望的。”
整個大堂上的唐臣,聞之不免變色。
區頰贊這話,也等于是某種恫嚇:
意思是李適你答應我國的條件,贊普還能禮節性地出兵援助下,并和你唐保持和平;可如你不識抬舉,怕是不但西域不保,我西蕃趁機也攻入進來的話,看你如何收場。
皇帝聽到這話,明顯下巴顫動數下,這,又給朕出了一道難題。
現在國家的命運,就在朕的一念一言間。
之前正因朕做過許多抉擇,才到了這里來的。
怕是再抉擇錯誤的話,李唐宗廟要隳在朕的手中?
結果這時忽然傳來聲清朗的聲音:
“誰說財賦轉輸不到這奉天城的!?”
高岳驚愕莫名,接著猛地回頭。
堂中“劉使相”的驚訝聲四起,許多大臣都像是見到救星般轉身:
瘦小的劉晏,踏著方正的步伐,從容不迫地登上堂來,接著穿過兩側長長的群臣班列,直走到李適的面前行叩拜之禮。
李適這時候見到劉晏,心中也突然定了下來,就因為剛才那句“誰說財賦轉輸不到這奉天城的!?”,不是別人,而是劉晏本人說的。
這段時間,劉晏是馬不停蹄,邊走邊考察新的漕運通道,一路到奉天城來的。
劉晏坐定,對區頰贊又重復了遍方才的話。
區頰贊知道對面坐著的,是能看到錢糧在地面上如何流動的理財專家劉晏,當即瞠目結舌。
而后劉晏拍拍膝蓋,對著堂上諸位說:“恢復京師,再定河中、商州,如何緩和財米用度之急,晏已了然在胸,各位勿憂,圣主勿憂。晏在此,錢糧也必會匯聚在此。”
這下,堂上的所有軍將、臣子、中使無不歡欣鼓舞,滿是熱烈的氣氛。
就連皇帝也滿心高興,他現在終于想通:
韓王在京城竊據禁內,僭號稱帝,可劉晏卻不遠萬里,自桂管趕赴奉天城來,這已再明顯不過地體現了他是個絕對經得住考驗的忠誠之士!當年安史之亂時,肅宗皇帝和永王李璘也爭奪過劉晏,那時劉做出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所以劉晏一貫都是正確的。
劉晏和韓王,絕對沒有私下勾結的過往,以前種種是朕多心了。
“既然劉卿于此,那么錢糧必然無匱,朕想就不必再向貴國借兵了吧?”皇帝便對區頰贊說到,算是正式結束了這個話題。
區頰贊鬧了個好大的無趣,也只能憋著,心懷怏怏,向皇帝行拜禮告退。
而這時,兵部尚書蕭復滿意地看著高岳,笑了笑。
鐘樓大堂朝集結束后,皇帝迫不及待地正式出了牓子,讓劉晏、高岳、陸贄、姜公輔、韋皋五人入奏,要正式敲定對奉天城漕運道路的開辟。
這次高岳是從正門處,堂堂進入到皇帝樓院的閣子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