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漠漠的云氣下,高敬奉挨著篝火,望見一騎白馬載著名紫袍金魚,身披銀灰色狐裘,頭頂氈帽的人物而來,身后跟著群披甲的牙兵,便即刻站起來,和兄弟一道抵住這位的前進,而后指著神策大將軍營帳前的“行馬”,高聲說到是何人!
那人物笑起來,便說小子去通傳你家大將軍,便說有客來訪。
兩位小兄弟便嚷道,如無書狀牒文,我家大將軍豈能見你?
那人物身后的重甲牙兵們都轟然笑起來。
這讓高敬奉很是不快,他覺得面子遭到傷害了,就對白馬上的人物說,今日必須有牒文,不然就算你是都統四路兵馬的高淇侯,也絕不能入營。
這會兒又是陣轟笑,幾名決勝軍虞侯趕緊跑過來,對高敬奉、高敬仰罵道:“兩個不長眼的髇兒,這便是高淇侯!”
一聽到眼前這位白面書生,居然就是殺敗西蕃的高淇侯,嚇得高敬奉高敬仰兄弟刷得筆直站立,然后急忙搬開行馬,讓高岳策馬進來。
這時高岳繼續溫和地笑著,下了馬,然后詢問“你兩個髇兒,便是鹽州城伍亭長的孩子吧?”
兩位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身世連淇侯都知曉,不由得立在原地,激動地發抖(或者是冷得),說不出話來。
高岳便把身上披著的銀灰色狐裘解下,系在哥哥的肩上,而后又讓伴隨自己的韋馱天遞送來件棉衣,披在弟弟的身上,用溫暖的手拍拍兄弟倆的頭,“忠于職守,很好,很好,區區兩件衣衫,乃我所贈,切勿推辭。”然后就走進帥營當中。
高敬奉兄弟倆趕緊牽著淇侯的馬去槽前喂養,并且偷偷地借機看著營內的事態。
一向桀驁的大將軍高崇文,居然也客客氣氣立在下首,迎接這淇侯的到來,讓他坐在中央繩床上,“不愧是殺敗西蕃數萬大軍的淇侯啊!”兄弟倆心中說不出的傾慕。
很快,朔方軍節度使康日知也匆匆自別的營地趕來,和駱元光一道,來拜謁高岳。
高岳也沒有什么廢話,直接讓三位將軍報平夏黨項營砦的位置,得知萬余黨項據險,扼守在柳泊嶺、長澤監、烏延口處,阻遏高崇文、康日知部東進。
“所以本帥便將突破口,先放在對面的柳泊嶺上!”
這便是高岳事前所說的,戰略上先南后北,但奇策上卻要先北后南。
“攻破柳泊嶺后,便趁勢奪取烏延口、奈王井,將平夏黨項逼回統萬城,隨即便在烏延筑城,由此處往南可直通蘆子關,不過九十里耳,此舉必讓蘆子關駐防的黨項背后受敵,對我唐來說此關隘便形同虛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