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出示了懸賞格后,果然有前來獻策者。
其中最積極的,是西山八國的羌酋們。
這西山八國,分別為羌女國、哥鄰國、弱水國、通租國、清遠國、白狗國、南王國和悉董國,其便生活在維州四面地區,有時候在接受韋皋賄賂下會給唐軍提供情報,但有時候也會被西蕃收買,為蕃軍引路。故而韋皋暗中也會罵他們為“兩面羌”。
“這八國的酋長,名為獻策,實則為利欲熏心,況且他們所獻的計策也未必為真。”帳幕中,披著皮裘的韋皋對正在烤火的高岳說到。
高岳思索了下,便笑起來,問韋皋:“那以阿兄所見,哪國酋長稍微忠誠點,哪國又最為反復奸詐呢?”
韋皋的情報網對西山八國可謂頗為了解,他便說:“以哥鄰王董臥庭、董利羅父子相對最為忠厚,而白狗國的鄧有賢最為狡獪。”
聽到此高岳很有信心地搓搓手,便說不妨我們立下個計策,好好利用這群兩面羌,同時誘導西蕃主力過蓬婆山對我而戰。
這時高岳站起來,透過帳幕的窗,看到落日下矗立在蒼灰色高峰間的無憂城,那里只有幾條小路可通,城高壘深,糧食和水源充足:即便我唐有大炮,然則也是無濟于事的,無憂城四面根本無法設置任何重型攻城器械。
但現在城中的論莽熱應該很焦急才是,他急的不是無憂城的陷落,而是其治下各羌族、蠻族的叛離,急的是松州、翼州等周邊地區的陷落。
“這次還是得施用計策才行。”
高岳想完后,便對韋皋說如此如此。
次日韋皋便在新筑就的小封城內升帳,把依附唐軍的西山八國羌酋、左封小封的羌酋,還有雅州會野蠻的大鬼主高萬唐等都召集來,面色憂郁地說:“本帥和汲公雖筑起圍困維州城的定廉、小封兩城,然則軍糧轉輸只能自蜀都西山至此,道路曲折,耗費極大,西川、興元、東川乃至鳳翔四鎮所蓄積的軍倉糧食百萬石,今已十去其五,我已讓劉判官用船去荊南、山南東道、夔府處籌糧。但終究頓兵于此城下,絕非良策,諸君深通該處地理——若西蕃盡全國驍勇,過蓬婆山來攻我和汲公,該如何抵之?”
這時一群酋長嘩然,互相間議論紛紛。
韋皋便地叫身邊的牙兵端上金銀寶器來,說這些值三萬貫,如有人獻計中本帥的下懷,對作戰有所裨益,馬上還有后繼七萬貫的蜀錦相贈。
此刻哥鄰國王董臥庭和會野蠻鬼主高萬唐都站出來,很誠懇地建言:“無憂城正面實難攻取,馬上不出半月,此地必會降雪,道路、山谷湮沒,將士們難以支撐,如彼時西蕃大軍趁機來攻,我軍腹背受敵,會大潰敗的。”
聽到這話后,心高氣傲的韋皋臉上立刻浮現出不悅的神態來,“依二位高見,此次出兵是無功而返,徒費錢糧嘍?”
“連帥可和汲公,在松州原野里伏下一支精銳騎兵,或可出疊州合川,攻西蕃東道的尚綺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