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高岳沉吟下,然后說:“打,打得越亂越好,各派都來打,且要大打出手,而不是小打小鬧,這樣我唐天可汗居中仲裁,是兵不血刃。”
接著高岳的語氣非常堅定:大軍前進河湟、河西的方針,絕不動搖。
至于各方面來的使節,就讓我留營在蘭州應付。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里,西門粲護神策威戎、宣威兩軍,繼續如火如荼地攻略河、洮地區,并和野詩良弼的保義軍會合;而韋皋的奉義軍也前進到涼州東南的姑臧處,并在琵琶山處柱腳。
涼州地界,剛剛對回鶻取得大捷的尚結贊,躊躇滿志,公然在城內對牟迪王子炫耀:“回鶻,北地小國耳,若我軍再趁勝而進,越浮圖川,至其王庭不過十日行程,若非聽聞唐軍奪取蘭州,進逼到河西來,何須回師?此刻必已斬武義可汗首級,懸在涼州城門處了。”
然則尚結贊還沒說完,就得到奉義軍已到涼州東南邊界的消息,頓時被驚得說不出來話語。
隨后牟迪王子、尚結贊、馬重英、娘.定埃增,還有個“行者參謀”袁同直便聚集起來,商討該如何應付。
袁同直一來迫切想立功歸唐,二來也感念牟迪王子曾在馬重英劍下救過他的命,便獻出個方案來:
“莫如與高岳議和罷戰。”
馬重英冷哼聲。
這聲驚得袁同直背脊發毛,可還是堅持著說了下去:高岳不過希望從我們這里得功勛和州縣,而蔡邦、尚綺心兒則想要我們的身家性命,而今之計,索性立牟迪王子為贊普。
“什么!”尚結贊和馬重英無不且驚且怒。
“先立牟迪為贊普,統合北道將士和禪寺的力量,只要能得到高岳的首肯——即能得到唐家天子的冊封,然后便可名正言順殺回高原,剪除奸臣,奪取正位。”
堂堂贊普,居然要唐天子的冊封,是不是太凄慘了。
然而袁同直繼續鼓動三寸不爛之舌,“現在老贊普禪位,那牟尼在邏些是贊普,我牟迪在涼州也能為贊普,這情況下誰能先得唐天子的冊封,誰就占據先機。況且,原本便是唐家為舅,西蕃為甥,甥得到阿舅的冊封和幫忙,何辱之有呢?”
向來秉承大蕃主義的尚結贊和馬重英無不大怒,當即便拔出劍來,說袁同直要賣甘涼求榮,便要當場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