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嘉誠公主才開心,就對田季安提醒說,守法奉禮,千萬別忘這四個字。
“是,大母教誨豈敢有半刻遺忘?大母誕辰在即,兒已讓全大名府的能工巧匠,購置新地,擴修府內的林苑。”
嘉誠公主雖欣喜田季安的孝順,但還是不安:“這下花費必廣,不要給農人、士卒增加負擔才是。”
田季安信誓旦旦,說不會的。
數日后,魏博密使侯臧來到真定府,王武俊接見了他。
得知來意后,王武俊躊躇不語。
侯臧焦急了,就說我等四鎮約定,只要抗拒朝廷功成,節下便是趙王,往西河東地隨閣下略取。
“我在等。”王武俊回答出這句話來。
“節下等人,等時,還是等事?”
老謀深算的王武俊便哈哈笑起來,說我在等一樁公案,不過你放心,不出五日,我必有明確答復。
兩日后,王武俊之子,鎮州節度副大使王士真來到,告訴父親說:“恭喜阿父,義武軍那邊大為騷動。”
王武俊摸著胡須,淡淡說了聲“哦?”
“張阿勞的二兒子張升璘被削奪官職,留宅反省,消息傳到義武軍中,義武軍將佐兵卒都不愿為朝廷賣力了,連節度使張升云都調遣不動了。”
張阿勞便是首任義武軍節度使張孝忠,張孝忠一生忠于朝廷,他去世后,朝廷認可其長子升云繼任節度使,負責監視成德軍:易定的義武軍和恒冀的成德軍本就是仇敵關系(張孝忠是從成德軍叛離出來投向朝廷的),孝忠次子升璘素來不齒王武俊為人,曾在父親葬禮上痛罵王武俊派來吊唁的使節,兩家還為此真槍真刀地打過一仗,算是結下了解不開的梁子。
后來張升璘入朝,娶了太上皇的另外個女兒義章公主,太上皇就賜名張升云為“茂昭”,而升璘為“茂宗”。于是張茂宗呆在長安,和公主相處不錯,也很得太上皇信任,當了右龍武將軍兼閑廄馬坊使,替太上皇(當時還是皇帝)掌管西北的馬政。
結果內禪后,鬧出了不大不小的案子。
鳳翔建行省后,前節度使張敬則順利當上新的行省參知政事,然后就下令把秦州舊牧監的田地分給百姓,讓百姓自由耕作。可閑廄馬坊使張茂宗卻認為,舊牧監的田地應接受我的管制,用來養馬,不但強行帶人把這些田都吞了,還縱馬把百姓種在上面的莊稼踐踏殆盡,百姓到會府省衙去鳴冤告狀,張敬則大怒,把彈劾的表章送到長安。
宰堂對此事處置意見不一,有站張敬則的,也有站張茂宗的。
然則到了內廷,事態發生激烈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