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實戰,沒人再敢刻意控制力量只為多揍姜不苦幾拳。
全都沉下心態,全力與之對戰,哪怕以重手攻擊致命部位會立刻被姜葳蕤以木球中止戰斗,也都如此。
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姜不苦的經驗怪,每場戰斗與他玩得越久,他的收獲就越大,而他們與他實戰的收獲,基本等于沒有。
沒人想讓自己成為他登高的階梯,能用一招結束戰斗就絕不會拖到第二招。
上場后,沒有絲毫前戲,直接就上絕招連環,一擊不倒,緊跟著就是第二擊。
這樣的戰斗和前天、昨天的又都有不同,完全沒有應對經驗,實力也全方位弱于對手的姜不苦再次干脆利落的敗北。
每場戰斗基本都被人一招“擊斃”,哪怕偶爾以鐵砂掌格擋成功,也會被對方緊隨而至的第二擊“擊斃”。
他也不氣餒,也不怨人手中,這正是他想要的。只有這樣他才能清晰知道雙方的真實差距,昨天那種放水戰斗反而誤導他的判斷。
而且,這也更有助于自身實戰方面的天賦提升。
從老姜村的村小,到黑山鎮小學,黑山鎮中學,再到如今的縣學,每一次升學,每一次班級變動,他都能遇見更優秀的同學,星環自然也會隨之更替,他的天賦也在這一次次更替中逐漸提升。
嚴格說來,每一次的提升幅度都很有限,最多讓他達到一個群體中游偏下的水準。
如何讓這有限的提升對自己最有利,就是他琢磨得最多的問題。
琢磨得多了,他也真的發現了一些門道。
他發現,身體是有記憶的。當身體長期對某方面保持“饑渴感”,時刻提醒身體某些方面有不足,那么天賦提升時就會特意往這些方向傾斜。
這就像是水會自然流向低洼之處一般。
在進入縣學之前,武科修行側重于身體基礎素質的全面性,所以,在這之前他的天賦全都提升在了這些方面。這讓小時候有些體弱的他越來越健康。
進入縣學之后,他才明白自己在修行方面的天賦有多差,于是在更替星環時他保持著對鐵砂掌的高強度修煉,同樣因為計名規則依然側重于身體基礎素質的全面性,他依舊讓身體保持著這方面的饑渴感。
因為這些有針對性的舉措,他每次升班更替星環之后,他修煉鐵砂掌的天賦和身體基本素質都會有所提升。
而在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基本就沒有任何提升。
所以大家都說他鉆了學校規則的漏洞也不算誣蔑,他確實做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這也是他堅決不選擇第二門功法修煉的原因,天賦是個很籠統的概念,有人有劍道天賦,有人是拳腳天賦,有人是硬功橫練天賦,而他只需要有鐵砂掌的修行天賦就夠了,在這項天賦到頂之前他不需要把自身有限的天賦分去別的地方。
而現在,隨著計名規則向府試看齊,要保持進步,他需要有足夠優秀的實戰天賦。
還有什么比不斷挨打,對手的每招每式都有擊斃自己更能喚醒身體的饑渴呢。
隨著一次次被毒打,姜不苦能感覺到,自己的抗揍天賦在一點點的提升。
在被揍的瞬間,身體會自動做出細微的調整,包括姿勢及角度調整、肌肉和氣息調整等多個方面,目的只是讓打在身上的傷害更小,另外還有對危險的警覺心,躲閃能力,身體的靈活性……所有有利于他堅持得更久,受的傷害最小的靈感自動從身體中覺醒。
可惜,雖然他已經極力縮小了天賦的提升范圍,增長依舊有限,所以,這毒打還得繼續承受。
不過,姜不苦已經知足了,全程都是一副沉迷享受的神色,反倒是干脆利落把他擊倒的對手們一個個陰沉著臉。
這也成了訓練館中極特別的一幕,所有人的心態都在一點點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