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個兒剛登基的第一個中秋宴,到底是辦好呢?還是不辦好呢?
他是有心要辦的,但是沒錢,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要說不辦吧!又丟面子!
身為新皇登基的第一個中秋宴不辦,那些文武大臣,以及那些黎明百姓,會怎么想?
人家會不會覺得這新朝不行?這新皇也不行?
長此以往,人心渙散,那他費心打下來的這江山不就完了嗎?
新皇為此愁的頭發都快白了,卻始終沒能想好對策。
這時,新皇的皇后想到一個妙招。
她對新皇說:“皇上咱們今年的中秋宮宴,得辦;不僅要辦,還要辦的漂漂亮亮的。”
“因為這不僅僅是皇上您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宮宴,這還代表著皇上您的一個態度。”
那新皇就好奇了。
怎么辦個宮宴,還牽扯到態度上了?
再說了,這一場宮宴辦下來,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作為新登基的皇帝,天下百廢待興,他不更應該以身作則,勤儉節約么?
聽到皇上如是說,皇后微微一笑。
這才娓娓道來。
在她小時候村子窮,大家都是在一口鍋里吃飯的。
每日都是這家拿一點米出來,那家拿一點面的。
沒米沒面的就出力,切菜的,炒菜的,生火的各司其職。
皇上您不妨效仿一下。
就放出消息去:就說今年的中秋宮宴,您想體驗一下民間風情,與民同樂,特邀盛京的百姓們,在玄武門前歡聚。
這樣,一來能體現皇上您的親民愛民,二來可以表明皇上您愿意跟百姓同甘共苦的決心。
之后然后咱再辦個才藝比賽,邀請盛京所有適齡男子女子參加。
之后我們再挑揀幾件上好的物什,用來獎勵才藝表演出彩的那些人,這一下表演不就也有了嗎?
皇上聽完皇后的話,心中這么一合計似乎可行
雖然他不是窮苦出身,但也是見過人間疾苦的。
所以不就是與民同樂么?
以前行軍打仗的時候,又不是沒做過。
只不過這次人多了點而已。
此消息一傳出,舉國沸騰,還特地有外地人,從外地趕來盛京赴宴的。
要知道這可能是很多人,這一生中唯一一次可以面見皇帝的機會,回去可以吹好久的牛皮了。
不過為了避免中秋宴當日,有人上臺表演胸口碎大石這種才藝。
在中秋之前,禮部還先行淘汰了一波表演才藝的人。
那陣子禮部那些人,一個個眼睛都快瞎了;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才藝,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
他們在心里叫苦連天,紛紛在想,這真特么不是人干的事兒。
但是好在最后的結果:是喜人的。
那年的中秋宴,辦的可以說是熱鬧非凡,空前絕后。
事后,黎明百姓都在傳新登基的皇上好啊。
和百姓同席而食不說,還親民,愛民,與民共歡,與同樂,是個難得的千古明君。
這事跡越傳越開,老百姓心里歡喜啊。
有這么一個明君,他們何愁過不上好日子,于是這干起活來就更加賣力了。
第二年,各地收上來的賦稅,相較于去年翻了幾倍。
新皇高興的幾天幾夜沒合上嘴,賞了皇后好些東西不說,并賜了她一個孝賢皇后的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