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侯道“你行嗎英哥也許會聽祖父的話。”
父子們這樣說著回到南陽侯府,準備讓南陽侯夫人先收拾一些東西,再去店鋪里讓祁氏也收拾一些,就見到有人回話,清河侯臨江侯在客廳上。
清河侯見到他們后,直接道“我想一般人勸不動英哥,不如我去勸他,這孩子有時倒聽我幾句,明天我先上衙門里問問吏部往西北去不去官員,如果不去我就請假,如果不能請假我就辭官不做也罷。”
要說清河侯這個人,過度隱忍之下顯得陰狠,說他不好的大有人在,但他對南陽侯府確實不錯。
南陽侯感激不盡的拱手“兄長,還是我去吧,戶部現在有官員在西北,本來沒有我,但尚書大人看在英哥面上或許會讓我下一批次動身。”
欒景激動的再次淚珠要出來,還沒有滑落時,有人走進來回話“侯爺和大爺總算回來了,書房里西席先生和世子生了好半天氣,一直讓人請侯爺或是大爺過去說話。”
欒景惱的一跳八丈高“這個不省心的怎么不去西北呢,他要是去西北,我準保不尋他。”
一口氣沖到書房,還是為貴生文章不通,欒景把先生哄了又哄,讓人準備酒菜給先生消氣,轉頭就對貴生怒不可遏。
欒景大罵“你怎么不替你弟弟去西北呢,留你弟弟在家里,我能省多少心。”
有一部分人成年后,風格是這樣的,立即忘記自己昨天做的錯事,他可以拎著酒瓶子指責晚輩好酒貪杯,也可以和妻子吵鬧要納妾,轉身就罵晚輩風流誤事。
這樣的人說他不懂事吧,他年紀擺在那里,說他懂事吧,他其實不懂事體。
南陽侯父子在認為貴生應該追弟弟的時候,都忘記他們少年時讀書也不成。
貴生有時候不忍著,功課對他來說實在太重了,他看得出來馬文羨慕他有個狀元弟弟,吳家更是為求個更好的孩子娶錯人,但有個狀元弟弟對他來說不算好事情。弟弟中狀元以后他的功課翻倍,弟弟武探花后家里更認為他也可以起五更睡三更。
兩兄弟體質資質不同直接被忽略。
貴生回道“父親既然這樣說,父親為什么不去呢弟弟在西北,父親也應該在西北才對。”
欒景抄起桌上戒尺就抽他,貴生當然不傻跑開,欒景在后面追,路上遇到馬為祖孫,馬為攔下來以后粗略問問原因,就道“文兒大了,這文也不成武也不就的,我想英哥今年回不來,難道不需要人嗎我剛在客廳上聽見你家說去人,問過文兒也愿意去跟英哥,侄兒你看可成嗎你勸英哥回來也多張嘴說話。”
欒景還沒有回話,吳天雄帶著吳司走來,吳天雄罵道“這個小兔崽子背地弄鬼,敢情英哥走的時候,他學也不上,弄匹馬追著船走,水道陸路不一致,追上倒奇怪了。如今聽說有人去西北,他要去,只等你同意就好。”
欒景納悶“姑丈在我家住著,聽見我要去不奇怪,你家是怎么聽見的”
吳司道“學里有幾個喬家子弟今天請長假,說京里能去的都上趕著去西北,他們說先請一年。怎么,叔父要去吧,把我帶去吧,我愿意跟著英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