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紀的人都有犯糊涂的時候,無疑,元老太爺擁有這個年紀的睿智,來寶和高家二姑娘雖不算地位上的門當戶對,但來寶是個規規矩矩少年,高二姑娘守禮端正,只要兩人相敬相愛,從成親角度上可以了的。
配得上般配的是夫妻相互扶持,世俗把它變成門當戶對有其道理,但般配的內涵是夫妻攜手度日。
容貌、年紀、富貴都不是般配的真正內涵。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可以說年紀與般配無關的話,一樹梨花壓海棠難道叫般配
一段寓意指的在一定范圍內,比如來寶若天生呆,高湘肯定不會相中他。他們年紀相當容貌相當,品德也可以算相當,一個怕耽誤對方親事春闈也推遲三年,另一個苦苦相思用盡辦法也還在這朝代的禮數之中。
現在世俗眼光里困擾這對少年的就是地位不等,對于讀書人來說并不復雜,龍門一躍看你本事。
元老太爺這話也有私意有內,來寶與他同睡,晚晚倒茶端水的從來勤快,老太爺愿意這親事成就。
他讓來寶收拾行李,自己提筆給孫女兒寫信,說來寶是個好孩子,他認為配得上高家二姑娘。寫完信,又讓元運去見牛文獻,為來寶安排方便船只。
春暖花開又西北準備開戰,兵部行船往來無數,高夫人頭一天回京,來寶船只第二天進京,按老太爺吩咐先見姨媽姨丈,碼頭雇車的來寶掀起車簾往外面看,面對陌生景致,回家的感覺油然而生。
進京門穿長街,走時一歲半的來寶一般不出門,不可能有長街記憶,但他偏偏熟悉感出來,看著馬車拐彎,他甚至先一步知道。
馬車在護國公府街道外的街上停下,馬車夫見他外地口音,好心交待“這里兩條街不能亂走,護國公府門外只行達官貴人,那條街更厲害,是公主府第,不是什么人都能進去。”
來寶謝過他,目送他馬車駛開,背著行李手拎禮物走向護國公府,望見大門時,他腦海里清晰知道有個角門在哪里,而且那個角門時常開著,叫門時應答不難。
他笑一笑走近角門,腦海里居然知道看門人是位中年男子“大叔,我從新集來投親,帶著元老太爺家信,煩請為我通報給姨媽。”
男人不敢怠慢“新集來的嗎是秀才那你春闈前怎么不來”
來寶笑道“我是這科中的秋闈,想著再多讀三年下科再下春闈。”
男人看他年紀“小爺還年輕,多讀讀書也好。”
讓另一個看門人守著,他請來寶直接進來“新集來的秀才全是貴客,我家世子夫人一定見的,只管跟我來吧。”
接過來寶行李,禮物還由來寶看著。
來寶跟著他過花徑上長廊,過月洞門,又上小橋,忍不住道“走那道門到正房不近嗎大叔為什么從橋上過河,等下還要再拐過來。”
男人奇怪“你怎么知道那道門離正房近”
來寶笑容燦爛“我自小在這里住過,可能是母親抱我走動過。”
男人來了興致“在我家住過的小爺可不多,你說說名字,我一定知道你。”他說話的時候,不住看來寶,也覺得面熟,忽然失聲“你是來寶吧”
來寶咧開嘴兒“正是我呢,大叔見諒,我忘記你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