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請假前往,那就只能看平西郡王府這親戚臉色,并且就要告老的人請太多假,也擔心官職不保。
這爵位還沒有交出去呢。
這二位堅決要往西北看孫子,就是那功勞高高在上,在京里也受過長時間議論的將軍欒英,戶部吏部二尚書出于照顧一直沒有準許。
“年紀大了的,聽說你家兒子跟著孫子走,兵部家信不會慢,常寫信也就是了,如果你們嫌兵部送家信慢,我可以和兵部說一說,不過說了只怕效果不大,家信慢與混戰時道路不通暢有關”
二尚書苦口婆心的勸半年,清河侯南陽侯在這半年里找太醫調理身體,甚至把藥方拿給尚書們看,非去看一眼不可。
同僚們都知道他們只為看孫子搭順風船,不是為公事,上船后分派差使自然也不找他們。
清河侯南陽侯也不介意,他們心思也不在公事上,想的是欒英有沒有閃失。
這天船到西北,還沒有看見王城,先見到碼頭上兵船擁擠不堪,奉云展之命各地前來應援的兵船把碼頭擠的狼狽,諸如王二狗這樣維護碼頭秩序的小隊長嗓子喊到嘶啞。
清河侯南陽侯一起變了面色,數數這有許多的兵船,焦急之下老眼昏花怎么數不清楚,只知道一剎那間許多兵馬躍入眼簾,讓他們眉驚目跳心頭恐懼,不知道邊城戰爭有多吃緊,才會調動這許多兵馬前來。
恨不能一步就到平西郡王面前問個明白,再揪住他勒令欒英回京。
兩個呆呆的等著同僚們一起下船進城,有個同僚在忙碌指揮行李下船中想起來,喊道“二位侯爺,平西郡王不會見我們這等官職,你們要辦的事情卻要見他吧,你們先進城吧。”
清河侯南陽侯頓時省悟,撫掌道“對對。”西北土皇帝不會給戶部官吏顏面,往往能見到一位國公就算上上之分,世子唐鐵城歷年也是架子大的,一般也見不到,正常情況下由西北官員相見。
有人說京官見過王侯無數,是傲氣的,往西北來就只能低頭,平西郡王府一直小心維持著他家桀驁對外的面龐,保證在西北的治理不受外來條件影響。
兩個人各帶家人直奔覽原王城,往平西郡王府門報姓名和親戚關系,坐冷板凳是意料中事,卻片刻后有人來請,清河侯南陽侯驚喜進入,路上見到經過士兵肅穆將軍威武,愈發的小心翼翼。
平西郡王在書房一個敞亮的大廳里,有一位先到的客人在這里,清河侯南陽侯揣著無數西北驕傲的傳聞,低頭而進往中間行禮,平西郡王毫不客氣受這禮,讓他們起身,清河侯南陽侯才看到這廳里十幾個人里有親戚。
欒英岳父衛王世子唐謂帶著官員和幕僚在這里。
沒等清河侯南陽侯和親家見禮,平西郡王冷笑出聲“剛我還想著,這岳家來了,自家里也該來人,果然祖父和外祖父一起來了,”
平西郡王對京里情況門門兒清,清河侯府認下燕燕為女兒,他毫不介意的表露出來。
只為更好的出出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