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成親的是貴生,日子太趕,親戚好友們齊來幫忙,燕燕和欒英也一直住在家里,平添許多熱鬧。
入夜,南陽侯望著家里因趕著收拾而到處燈火通明,眉頭鎖的愈發如陰云。
即使普通百姓家成親,十天也緊張,刷房屋貼紅對、寫請柬備酒菜、花轎請來鑼鼓手邀來,再準備喜服什么的,有點兒條件必須忙來忙去。
南陽侯夫人今晚不回房,這么大宅院要一處處收拾停當,什么身份客人坐哪里都得事先定好,清河侯臨江侯府送來家下人等,否則人手又不夠用。
每一回熱鬧,就充分表明出南陽侯府底子不足。
南陽侯站立良久,一頭扎回房里,用這生猛姿勢坐到案幾前,鋪開一張奏章紙,也不打草稿提筆就寫。
心頭話語噴涌而出,他對這祖宗基業的擔憂,他對貴生能否守好的擔憂盡在紙上。
和弟弟相比,哥哥不值一提,與其祖宗基業斷送在哥哥手里,不如把這偌大院落與弟弟宅院合并。
一門雙爵位,等南陽侯高興過,就只有無盡的憂愁。
傻孫子貴生挑官職居然挑到吏部,他們母子都看不出來清河侯足夠勞累,英哥得到子爵后,清河侯就只想告老休息,他對南陽侯說“我這兒子還不如女婿,想想女婿能娶到祁氏,至少有一片為表哥的心,對錯此時不論,至少他為家里事情上心出力,也幸好你我在祁氏親事上絲毫不敢違拗,如今面對英哥有不抱愧的地方。以后指望英哥拉扯我家這個不成才的。”
英哥被封子爵,這二位高興到糊涂,全然忘記欒英還有一門高娶的親事,這是這樣的朝代,夫憑妻貴不算奇事。
欒英如今是伯爵,清河侯來幫忙貴生親事,面容上倦意更重,仿佛骨子里的疲倦也浮上來。
而南陽侯高興過后是憂愁。
或許貴生長大幾歲有些志氣出來,以為不和弟弟同一個衙門就能自己挑起一些,可他忘記了,且不說鎮國將軍衙門顯赫,這一回論軍功論到旁人眼紅當事人歡笑,只他有個出色的弟弟,這一輩子都將活在弟弟陰影之下。
何況貴生你真的沒太大能耐。
不拿你出色的弟弟做對比,只看柏署,只看喬慶,南陽侯直到今天才肯徹底承認玉海子爵濟陽侯府絕交有他們的道理所在。
如果不看男孩子的話,那就看高二姑娘,少女帶著叔伯兄弟奔赴戰場,才有她爹高名英后續又送去一批人,清河侯南陽侯去過固西,等于親臨過戰場,認可京里一個猜測,高二姑娘第一批次前往投奔云龍,是高家得到三個爵位的基礎。
高名英身上本來就有爵位,他高家旁枝還有一個爵位,如今一門五爵位,所以沒有人非議欒英封子爵,非議大多集中在新封的玉國公以前的玉海子爵、新封的濟國公以前的濟陽侯還有高家身上。
護國公府云家旁支也得到兩個爵位,但也沒有以上三家得到的非議多。
都說高家往戰場上搶爵位去了,其實打這樣主意的,最早是欒英。
弟弟出色,必然蓋住哥哥,必然讓別人拿弟弟和哥哥相比,貴生母子想的讓弟弟少照顧一些等于胡扯,而出色弟弟才是伯爵,沒出息哥哥是侯爵世子,這自家里看著也不像話。
南陽侯府一代一代的凋零,底氣一代比一代不足,欒英拔地而起更讓南陽侯對貴生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