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發現越夸自己在這宅院里越安心,族長夸的比鄭掌柜的還要多。
外面又過來轟轟隆隆的腳步聲,松誠看也不看就道:“鄭掌柜的,我家二姑娘來了。”
護國公府沒有年紀小的孩子,跑出驚天動地的只能是慧姐。
元連已經答應親事,在元老太爺陪著元秀進京后,又由老太爺親口首肯,元慧也已經知道,她應該來見上一見。
就算不定親事,元秀也好元慧也好都不是拿架子的人,只看著元慧收了鄭留根的銀子,慧姐也會來看一看。
鄭掌柜的太高興了,這讓他忽略掉慧姐身后跟著七、八個小子和丫頭,他搓著雙手,哈著身子過去,臉上笑容堆出褶子:“哎喲,我的二姑娘,幾個月不見,你又出落不少,想著你的錢花的差不多,我又給你送來了。”
在路上為了防賊,一疊銀票縫在衣裳里,和松誠說話的時候,鄭掌柜的剛拆開來,又理了理,一疊子整整齊齊的銀票一張不留,一古腦兒的捧給元慧。
“喏喏,慧姐拿著,留根少花些,慧姐多多的花。”
元慧是個極聰明的孩子,元秀和云展新婚燕爾容不下別人的時候,她時常的呆在公主房里,也學了一些。
她先是退后一步,行了禮,客套的很是誠懇:“祖父拜舊友,父親和三叔侍候著,如果晚飯前不回來,晚上總是回來的,姐姐說找好下處沒有,如果沒有就不必找了,在這里和鄭害人一起住,他和父親住在一個房里,廂房搬走祁家哥哥們,還空著呢。”
鄭留根咧開嘴,對于這個稱呼從沒有過的滿意。
鄭掌柜的和族長也沒往心里去,一個見到慧姐如獲至寶,另一個見到真的有個慧姐,也如獲至寶,鄭掌柜的圍著元慧轉時,族長分心打量了小姑娘的穿著。
她穿一件黃色繡花的羅衣,豆綠色的裙子也繡花,上衣和裙子都金光閃完銀光閃,鄭家門里大多做生意,對于衣料有所精通,族長覺得小姑娘衣上繡用的是金銀絲線。
再看她的首飾,大紅寶石的簪子有兩根,又戴一個珍珠花鈿,耳朵上一左一右赤金滴珠耳環,微微放著白光,手腕上又各有兩對金玉鐲。
族長肅然起敬,聽說二姑娘九歲,他鄭家門里有幾個巨萬的財主,也疼愛女兒,但是也不舍得這樣大手大腳打扮女兒。
他到此深信不疑,留根這親事打著燈籠難尋,一定弄成了不可。
將對整個鄭家也有莫大好處。
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城里收稅的下鄉來,從此不用磕頭這一件。
科舉在這樣朝代的魅力,所以稱為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