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會上學,我們和你上學去。”
第二天一早,還想逃學幾天的元慧被一輛輛接她的車擠兌的只能上學,她的車在學堂外停下,后面又停下五輛車,汪氏家學的同學大笑一場,慧姐帶著五個小毛頭。
六歲的憲王世孫唐清,六歲的保國郡王世子唐匯、五歲的寧國郡王府東陽縣主、五歲的靖國郡王府長河縣主、四歲的錦國郡王府永益縣主。
先生們在上面講課,能聽到女孩子讀書的那間房里,吃奶、走動、摔倒、摔書、喝茶等各種聲音,第二天慧姐只能繼續逃學,帶著小小子們小縣主們在家里玩耍。
看上去元慧頗受親戚們追捧,距離她的姐姐元秀受到追捧時,早了好幾天。
秋陽結束后的陰天,天空像烏龍翻滾卷卷暗沉,大白天的房里也要點燈才成,元秀照例伏案理家務,當天的家務駕輕就熟,一般頭天晚上安排好,第二天一早檢查一遍,沒有突發事件幾乎不做更改,當天的家務可以放下來。
管事的不回話的時候,她還是翻看歷年的賬本子,從里面總結出各種各樣的經驗,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做準備,黃英進來回話:“錦國郡王妃來見夫人。”
郡王們是皇帝唐澤的同父兄弟,是云展的表兄弟,郡王妃是元秀的妯娌。
元秀忙說請,看看身上的衣裳,大紅纏枝金絲緞面兒薄襖,豆綠盤金百幅裙,三枚白玉簪,一掛珍珠流蘇,招待熟人不成問題,但是忙于家務和妯娌們其實不熟,這樣見面會不會被挑眼兒?
她從容的這樣想著,是護國公府不小,客人從二門走到這里足夠她換件衣裳,而娘家不如妯娌們這是事實,要是不換她們會不會背后笑自己不懂京里貴族間的禮儀?
猶豫了這么一下,元秀就堅實不移的不換衣裳,民女也罷,小官之女也好,我們是愛惜東西的人,沒事兒換來換去的折騰大可不必,自己身上這件還算全新的呢,三天前剛上身,今天穿第二回。
丫頭們二次回郡王妃到了,元秀走出房門,站在臺階之下笑吟吟的迎接,錦國郡王妃丁氏背后跟的也是成堆的丫頭婆子,妯娌兩個在房門外面互相問好,銀芽等人把郡王妃的丫頭婆子帶到一旁招待。
妯娌們坐下來,房里只留今天當值的紫芍、黃英等四個丫頭,丁氏含笑:“想同你說句話兒,”紫芍會意,送上香茶和點心,和黃英等人悄然退后。
房間不小,博古架后面站兩個,屏風后面站一個,通往內室的帷幄后再站一個,聽呼及時又能讓客人放心說話。
丁氏當然知道丫頭沒有離開,就在周圍一喊就到,她壓了壓嗓音,沒有開口以前,面上出現一抹可疑的紅暈,展示著她的難為情。
元秀不敢怠慢更不敢大意,聚精會神的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