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籬就收留堂妹元郭氏直到今天,幻想著如何向元老太爺賠罪,博得他的同情,把自己丟了的官職再弄回來。
放眼全國誰不知道大儀大長公主當年與帝位有份,在民間看法里,有公主不忍奪位斷絕唐家天子血脈這一說,公主如今的尊榮應該與皇帝唐澤的感激有關,郭籬心想自己又不是要升官,原官品級還我就好。
哦,那位是公主,她能讓我升官,這也挺好。
郭籬的這種心思不可能說出來,但是郭氏住在他家里還不停的抱怨,郭籬妻子又覺得丈夫丟官與郭氏不會討公公歡心有關,是郭氏帶累郭籬才對,郭籬妻子頻頻暗示,也明示過,讓郭氏回婆家居住。
郭籬知道后,先是勸妻子不要這樣做,再就和妻子翻臉發脾氣,郭籬妻子在家里說不得,就出門說閑話。
這夫妻兩個人一個留客,一個攆客,生下聰明元慧的甄氏也很聰明,就猜出來郭籬有等老太爺回家的想法,否則郭氏對于郭籬全無招待的價值,何必郭氏有家,生身父親已吩咐回婆家,親兄長也不會強留妹妹住下。
甄氏不由暗笑,公公出京時有書信寄來,聲稱過年不必等他,他云游五湖暢走山岳,把舊友們一一訪個遍,才會回家。
甄氏就也生氣,她生氣的理由比郭氏光明正大,現成這一頂大帽子可以壓給郭氏,“出有告,入有告”,郭氏愿意出門住可以,嚴格來說需要婆家同意,或者好歹打聲招呼吧。
這是眼里沒有二嫂嗎?
甄氏想,那我眼里也不必有你,元慧備辦中秋節禮,還是送到郭家,慧姐對于郭氏離家居住不知情。
今天給郭氏補一份她沒回來所以吃不到的菜肴,也是送到郭家。在這一件事情上,甄氏有資格得意,這是元慧想到。
甄氏所以回房交待這個差使,叮囑送禮的人只送禮不多話,如果親家有讓家里接郭氏的意思,就當聽不到。
此時回來向元慧交差,甄氏夸了夸慧姐體貼長輩,這差使到此結束。
甄氏黎氏伴著元慧繼續管家,中秋節是忙的,有些鄉下的親戚平時忙秋收秋耕,只有今天跑來送禮,元慧一家一家的說話,并沒有顯出不耐煩,尤其元財姑的娘絮叨半天女兒女婿的不孝不敬,元慧還有幾句聰明的話勸解她。
“舒澤哥哥上科沒中,他家里有父母在,就應該回來照顧家里,再等下科。可他沒有回來,也許覺得面上無光,也許覺得留在京里可以一心一意的讀書,而且賀寧哥哥也邀請舒澤哥哥在京里幾處學府聽講,回來就聽不到。他不回來可以諒解。科舉是大事情,財姑姐姐留在照顧他,是應該的。等到舒澤哥哥高中了,衣錦還鄉再拜岳家,這才是光彩呢。”
元財姑的娘喜歡的不行,連連說到底是老太爺的孫女兒,慧姐說話有老太爺的風格,開開心心的回家過節。
甄氏不由想到自己去世的婆婆,還是她有見識,讓秀姐管家,如今秀姐在國公府里獨當一面。秀姐出嫁后,又由慧姐管家,慧姐眼看著出息許多。
午飯前半個時辰,元慧交給母親,她要找小伙伴們,甄氏讓她快去。
當家人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真的是招待好貴人們,這不是貪玩。
憲王妃帶著孩子們在廚房做月餅,廚房和以前相比擴大了一間,是憲王妃專用面點間,今天放假不上課,尤婷姐也在這里捏面團包餡料的忙個不停,她旁邊是永益小縣主,也是做點心專注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