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的娘道。
郭氏拈起一塊點心,數著上面果仁,發現除胡桃松子杏仁蜜棗她認得,還有好幾種果仁她不認得。
郭氏哼道:“二嫂這是沾秀姐光,否則她上哪里有這樣好東西送出來。”嗓音低下去:“為什么她能沾光,我們三房就不能沾,不都是老太爺的兒子,要說三兄弟里長的最像老太爺的,是我們三爺。卻不疼她?“
郭氏的娘不客氣的道:”你不回家,怎么沾光?街上又傳開來,住你婆家的貴人們中秋賞窮人,饅頭肉食流水般的散出來,都說中秋沒有劫道的,再偏的路也敢走,已經有人見到往年蒙個臉就裝外地強盜的混子們,糾集一幫人裝窮漢,你婆家的貴人們中秋還散錢呢。”
郭氏冷笑:“我不在家里,二嫂一個人獨攬大權,公公不在家里有兩年,家里的田產店鋪各項收息,包括公公年節收到禮物,都由二嫂經手。她拿著大家的錢,可不就裝大方。那錢花出去,有大哥大嫂,還有我們三房一份。“
郭氏的娘道:”你明白,還賴在別人家里做什么?你婆家來了許多客人,難道不需要人使用?高升的尤大人家奶奶姑娘都住你婆家,據說她娘家兄弟都跟著你家二奶奶當差,進項好著呢。我不求你照顧誰,只求你別丟了這光吧。你住在這里不走,左鄰右舍的閑話,敢情你沒聽到。“
郭氏幽幽:”我回家讓二嫂看笑話嗎?這一科三爺得意,二爺如今還在京里沾秀姐光,不肯回來呢。虧老太爺看的書多,帶著兒子孫女兒住親家府上,也不怕把親家惹煩,暗里的虧還是秀姐吃。三爺以前在家里就不受老太爺格外喜歡,老太爺眼里只有大房,大哥中了,秀姐管家,三爺中了,不也應該多加愛護嗎?硬生生把三爺的官弄沒。娘啊,你只會說我不回婆家,你為我想想,二嬸見到我,還不笑出一嘴牙嗎?“
郭氏的娘冷笑了:“自我嫁你爹,遠的近的七個大姑子小姑子,一個比一個說話厲害,我對你爹訴苦,你爹之乎者也的我聽不懂,反正就是媳婦就是要讓大小姑子們,好吧,我再也不和他訴苦,熬走一個出嫁的我就高興一回,幾十年過去,你的大姑小姑們還不如我和你爹日子平靜,這女人的日子就是如此,妯娌啊,姑子們啊,大家在一起住著,牙齒不咬嘴唇不可能。”
”娘啊,三爺是中了的,他是做官的人,和你這鄉里屯里的日子不一樣。“
郭氏的娘沒好氣:”做了官就一天吃六頓?一早一晚看七八個日頭五六個月亮?我知道你女婿中了,你連你爹也看不上,還能看得上和你爹過日子的你娘嗎?你爹說話你不聽,我說話你也不聽。你忘記了,我提提你,女婿中了又怎么樣,沒官了,摘了的,你現在和我過一樣的日子,和家門外面的鄰居過一樣的日子。還好意思和你家二奶奶比高低,你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可我也要說句公道話,你家二奶奶就是比你強。你家老太爺一進京就是兩年,兩年里她不曾錯過一次節禮,總是她送的多,還反復說著讓我們回禮就成,不必多送。有回趕大集我遇到你家大奶奶的嚴家,也是和二奶奶走動著。嚴家路遠些,也沒有少過一絲禮。我勸你路不遠,這就回你家去吧,二奶奶比你大,想當然的把家握在手里,誰讓你幾年不在家里,這算是你自己讓出去。也罷,她吃肉,你喝口兒湯,也就這樣吧。再慢一步的回去,只怕湯也沒的喝,你后悔死了也別尋我訴苦,我如今學你爹,旁人的苦我不管,只管自家日子順就好。“
郭氏握緊手里的點心,她咬上一口,點心斷面散發果仁香味,想來花費不菲,郭氏在元遠任上摟的是錢,元家的錢她當然放在心上。
想想她娘說的對,天天住郭籬家里,自家應該喝的湯也拱手送給二房。
再說她總認為自己精明過人,如果回家的話,二房吃肉,她也能吃到。
元家年終的收益也會分配給三個房頭,就像元秀在婆家管家,年終的收益里有一部分是當家的人和做媳婦的私房,正大光明的收起,如果缺個脂粉或者娘家來打秋風,不必再動公中的錢,即是不求人的意思。
元秀又是當家的人,又是媳婦,另外還沒有親兄弟妯娌,分的相當可觀。
元家也是如此,除去一年的花費和入公中的錢,三個兒子每人分些私房,也是預備著自己想買的東西,而公中認為不應該買,那就自己買也罷。
郭氏安心在元運任上大展收錢的拳腳,沒有精力計較甄氏獨自在家里有無克扣,最主要是了然婆家的家產不過數千銀子,這是秀姐定親前的總數目,但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句話入耳入心。
現在十萬雪花銀飛走,元家的一口肉一口湯應該放在心上。
她的娘反復說了又說,郭氏最后答應下來,她的娘怕轉天又變卦,請郭籬夫妻過來,當面謝過招待女兒許久,掏出錢來請郭籬這就雇車,把郭氏送回新集元家。
郭籬還是挽留,郭氏的娘看得穿他心思,笑道:“我女兒不和婆家融洽,怎么能說你好呢?”
郭籬頓悟,何必強留郭氏在家,只要常來常往的保持聯系就好,答應下來出門雇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