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喜笑顏開,油然的想,慧姐真真是自己貴人,永益又能多一個至親長輩走動,多一個人注視到她,疼愛她,這在以前不敢想。
丁氏不管外面事,也聽見尤認是諸王府夸贊的官員,是衛王府如今的一個得意,尤婷姐是他的女兒,想來衛王府理當重視,永益順理成章的和衛王妃親近。
丁氏房里一團高興。
錦國郡王也不能算差,他現在的房里有六個姬妾侍候,丁氏賢惠大度,容得下一切的人,也因此一里一里的讓著金側妃,被金側妃一路欺負,想翻身時這上風已經失去。沒了金側妃,丁氏又不愿意和郡王重歸于好,但也不虧待他,新買了幾個小妾,從府里放心的丫頭們中抬了幾個妾室,個個美貌如花年青好年華。
錦國郡王憑心而論,丁氏對他不差,只是夫妻之間越走越遠。
......
官學和皇學的擂臺在幾天后越演越烈,大家手舞足蹈的當面招呼不會有,官學里先生算個官員,可是和大學士們相比差的太遠。
當年主持官學的先生有骨氣,皇學里佩服他不會小看,陸夫長過于迂腐,又暗地里和皇學爭上多回,大學士們早就不喜歡陸夫長。
欺負元慧這一件事情其實也不能算大,公主府和護國公府能原諒他也就過去,而公主和國公總不會當著大家的面犯狹隘,說我們不原諒官學。
這場擂臺取消不了,還是只有大學士們不肯原諒。
繼傅學士蓋過印章后,隔上一天,汪學士也跑來蓋個章:”我順便問問,你們對出來了嗎?“官學里先生低頭避開。
隔上兩天,沈學士也跑來蓋個蓋,夏學士第五天來蓋了個章,這就官學門上四個紅通通印章,這個擂臺只能繼續下去。
這已經不關元慧的事情,她照舊往汪氏家學和官學里到處跑著上學,先生們見到她都客客氣氣,上兩天就逃幾天,有她的小伙伴們擁戴。
理王世子唐誦是最大的受益者,官學里先生苦惱于和大學士們公開撕破臉面,唐誦的功課少了好多。
下雪的那天,東陽縣主的母親寧國郡王妃生日,公主這一天來了,讓寧國郡王府備感榮幸,皇后在宮里聽說,笑著道:“姑母今天倒是高興“,讓人送了一桌御膳給大儀公主,大儀公主帶著兒媳元秀和元慧,就在席面上高興說起來。
“我今天高興有原因,皇學上午給我送貼子,請慧姐往皇學里上學去,所以東陽你明天跟著慧姨媽去皇學讀書。”
跟著元慧讀書的情形是這樣的,寧國郡王妃都沒弄明白她女兒每天在哪里讀書,和元慧在新集學里留下的整體印象一個樣兒,寧國郡王妃趙氏只知道女兒逃學上是一把好手,時常的逃學。但她功課也過得去,會寫的字慢慢增加,會背的詩也增加,寧國郡王挺滿意,趙氏也就不管。
其實她也管不了,東陽小縣主的車一出門,只要不去危險的地方,接下來就全聽元慧一個人的,元慧主要帶著小伙伴在公主府上玩耍,如果天天出京逛去,各家長輩早就不答應。
現在又要去皇學讀書,趙氏面上有光,奉承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