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國郡王妃丁氏仍然養病,她的臉兒上還是血色全無,已經有人在背后說不知道她這樣做值不值,但是丁氏自己知道,金側妃不除掉的話,她就算養出十個兒子,也不如金側妃生一個。
值與不值,當事人自己心知。
燕燕等只過來和傅嬋娟、敬安見禮,然后也不是自己單獨在一個小院子看戲,就在這附近玩耍,公主面前都過了明路,可以在世子妃郡王妃郡主等游玩之地的偏僻處逛著,遇到就請安說上幾句,說不來就分開。
妯娌們這才知道元秀有個生意興隆的店鋪,大家聊起各自的店鋪來,平王世子妃寧氏是個公賬上允許買首飾時,跑斷腿也要選件上好的,不由得酸溜溜:“你們再說話,就欺負我這晚起店鋪的人。”
她自外省嫁進京,嫁妝里不可能有京里店鋪,不像郡王妃們自外省選秀進京,嫁入王府后就當家,不當家也不成,沒有人主中饋,寧氏是過上幾年后,才在京里置辦了兩間店鋪。
開店做生意,低買高賣,聽著不難,但是進貨的人要可靠,這個可以讓陪嫁擔當不難,進貨來源不容易。
京里太多的店鋪都從京里方圓的集市上進貨,雖然京城繁華,往這里來的貨物較多,但是和京里大多的店鋪爭生意,贏利不見得可觀。
元秀當初起店鋪,是為給燕燕有個住的地方,能掙幾個固然好,不掙錢的話就住人。而三個姑娘的另一個便利條件就是生長在集市上,娘家幫把手兒,貨源不會斷。
當寧氏聽到元秀這個也是外省進京,在京里不應該有陪嫁店鋪的人,也有一個很好的私房錢進項,未免不高興:“云弟妹你倒是帶帶我啊。”
傅嬋娟道:“做什么帶你,各家的生意各家做。”
寧國郡王妃和寧氏去年爭首飾的火氣還沒有下去,也想給她一句聽聽,靖國郡王妃細聲細氣的笑:“是啊,各家的生意各家做,你們可不許問我,我也不問你們。”
寧國郡王妃趙氏撲哧的樂了,平王世子妃寧氏惱火:“我問云弟妹與你們何干。”
傅嬋娟又不怕她,你以后是王妃,難道自家以后不是,傅嬋娟似笑非笑:“你的好事兒,肯分給我們嗎?”
趙氏終于攆上這話,急忙忙的道:“正是這話,何必問人。”
寧氏愈發的不高興,英國郡王妃等見到要惱,把她勸走,趙氏和靖國郡王妃也結伴走開看花,趙氏膝下是東陽小縣主,靖國郡王妃膝下是長河小縣主,時常的跟著元慧玩耍,兩位母親可以聊女兒。
這里只剩下傅嬋娟和元秀時,元秀鄙夷她:“好好的,你卻肯幫我攔下寧氏嫂嫂?”
傅嬋娟卷袖子:“你不問我也就罷了,問我,我就告訴你吧。”
這個姿勢讓元秀忍笑,趕緊勸她:“還在倒春寒,看受涼不是好玩的,快放下袖子,再來,你這模樣兒我可明白了,就是我不問,你也會說。”
傅嬋娟嘴角微動,也忍了一絲笑意在那里:“我呢,往你店鋪里請教,衣料式樣好,從哪里進來的。不想遇到敬安府上的謝管家,他說了一個時辰,最后硬是說到冬天蘿卜比梨甜,我好不容易才掙脫開來回家去,想的就全是大蘿卜。難道他讓我賣大蘿卜不成?”
元秀放聲大笑:“該,誰讓你去問的,你就算去問,我也不肯告訴你。”
傅嬋娟道:“我的也不對你說。你就說說我受的這個氣,我還沒處兒找,我總不能和敬安去說吧,那更是說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