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英當晚匆忙趕回高家,想著感謝和安慰一下高名英,畢竟是為自己才有高二姐上擂臺,引出高名英被罷官。
高湘坐在二門臺階上面,仿佛一直等他。
欒英問道“你等我等我們過來”坐到高湘旁邊,打迭起一腔勁頭,準備先自責再出主意。
秋月下的少女神情冷寒“不等你,等我父親。”
不等欒英接話,自顧自說下去“我父親如今在城外族中跪祠堂。”
欒英干巴巴哦上一聲,這個結果讓他所有的主意不翼而飛,他想到聽說過的話,高家是京里出名規矩重的家族,歷任族長以正直著稱。
有人在這里可能又不理解,一個正直的族長怎么不理解高名英這是寵女的行為。又要舊話再提,這是這樣的朝代,高家族長的正直建立在“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從四德、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文死諫武死戰”上面。
遇到大漢欺凌弱女子,會拔刀相助,并好好的把女子送回家;遇到大漢欺凌女子,上前管閑事兒,大漢說這是我妻,她嫌我粗魯不肯回家,這種正直會把女子一通大罵,逼著她隨夫回家。
眾所周知這朝代重視男孩,高家族長得知今天發生的事情以后,拿出族長威嚴,勒令高名英對高湘動家法,把高湘鎖在高閣,從此做個女孩兒,高名英不肯打女兒,他全接下來,也是四十左右的人了,他跪祠堂直到此時還沒有回來。
欒英沒有問京門關閉怎么辦,高家自然有辦法夜晚進來,他手托下巴,在艱難里想對策。
有人可能又要說了,這種族長太不好了,怎么能讓他當族長
但是這種在當下朝代正直的族長,他分田息時公平公正,自己家里甚至可以吃虧,他從不虧待寡婦,也照顧孤兒和老人,不會因為寡婦的公婆離世丈夫離世膝下無子而攆出族賣出族,高家上上下下敬重族長不是因為他是“族長”,是他為人正直。
對于這樣的人,欒英不可能匆忙間就有主意出來,耳邊就還是高湘幽幽的嗓音,沒法這就打斷,讓高二姐轉憤為喜。
“父親和母親很好,姐姐和我也很好,長輩們若是不橫插一扛,逼著母親生弟弟,我的日子就完美。丑英哥,你是個男孩子,又養在公主面前,公主不養你,你也只養在自己母親面前,你不用理會全族的長輩,全族的人說話。”
欒英愣住“高二姐,你這種煩惱也太刁鉆了吧我有時候也和母親回家里住啊。”
“我就是聽不得族中長輩說哪怕一個字,從小到大我聽的足夠,丑英哥,我就是要和男孩子比,就是要讓他們不痛快,覺得家里少一個聽話的姑娘,我就要唱對臺戲。”
高湘仰面看天“父親是疼我的,母親以前為不生兒子聽話太可憐,我所處的這個家啊有時我想拔刀一戰。”
欒英就多陪她一會兒,又感覺有什么需要想起來,只是想不起來。
半個時辰后,高湘心情好些,輕輕一笑“你回去吧,難為你一直陪我。”欒英也確實著急回去,晚上姨丈回來,為他單獨開課。
丟下幾句感謝和安慰的話,欒英帶馬出來,在街上遇到高家百余人持械的子弟們回來,欒英問道“可找到三尾蛟龍嗎”
高湘的堂叔憤憤道“算他跑的快,不過京里地界他們休想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