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公就大樂了,把金花和牡丹簪上發髻,云展和元秀也是如此,燕燕讓欒景留在門口,她笑吟吟的送這一家子功臣到大廳,今天還是燕燕當家,她安排公婆在正廳招待,南陽侯夫妻聽說國公一家到來,早早迎出來,在風雪里也是大禮參拜,把白雪染上額頭。
他們也各有一枝金花,花上簪的是臘梅,寓意南陽侯府經冬霜寒,但終于迎來梅花迎春。
護國公和元秀夫妻送的都是珠寶,玉瓶等擺設之類的,南陽侯夫妻這就高興的擺在正廳上,看上去富麗堂皇,南陽侯夫人忍了又忍,還是當眾流下淚水,客人們認為她應該感動感激感慨,都裝沒有看到。
男賓女客從這里也分開,南陽侯夫人領著元秀往女客坐處,早幾天她就擔心世子夫人不好相處,其實還是她當初怠慢燕燕的那點兒心結。
細想想吧,南陽侯夫人對于燕燕進門后,一直是怠慢她,虐待是肯定沒有。畢竟公主和王府請了數回,南陽侯夫人不敢怎么樣。
元秀今天來做客,為婆婆和她膝前長大的欒英慶賀,不是找事情,她客客氣氣的和南陽侯夫人攀談起來,把南陽侯夫人的不安情緒安撫下來。
第二個來的客人興沖沖到門外,南陽侯夫人娘家到來,事先燕燕叮囑過,長輩請走正門,這就也各從欒景大禮參拜里得一枝金花,更加興奮的進來。
章媽媽和燕燕奶娘在廚房上幫忙,聽說元秀到來,她們洗手前來侍候,南陽侯夫人完全輕松下來,章媽媽和燕燕奶娘都與世子夫人熟悉,欒英長大的歲月里更是日夜陪伴而住到公主府上,外家的姑祖母也受過元秀邀請,往護國公府用宴,當時是賞月還是賞花來著,在元秀面前的顏面,她遠勝過南陽侯夫人。
哦,南陽侯夫人過往在元秀面前可以算沒有顏面。
姑祖母是欒家親戚里第一個主動和燕燕走動的人,而且是邀請燕燕上門。
親戚這種,在這樣朝代最為常見,有主婦一到過年就哀嘆,從早到晚辦年酒請親戚,再走親戚吃年酒,怎么又過年了,這正月幾時才結束。
但是完全沒有呢,又像是哪里不對。
燕燕可以不和欒家親戚們走動,但姑祖母完美補上這份,平添一份過日子的熱鬧,也為婆媳之間拉近距離,讓燕燕對婆家的惡感下去也許會直到沒有。
元秀覺得這是個明白婦人,不是有句話,寧可與明白人打架,不與不明白人說話,元秀往店鋪里時,有一天讓燕燕邀請姑祖母吃酒,此后請姑祖母用宴數回。
姑祖母進門就恭喜“您老拉扯這一場,可算把英哥拉扯出來了,”身為祖母娘家親戚,這位欒景的姑祖母,欒英的曾祖母也是雙膝跪倒,大禮參拜,元秀命扶起她坐下說話,隨后又走來南陽侯夫人的父親和姑祖母的丈夫,也認為應該向世子夫人道謝。
在正廳里感謝過國公父子的他們,不再避諱男女之別,執意也要給元秀磕頭,欒英受到照顧可認定皆是這位姨媽之功。
這樣歡鬧上一場,男賓女客各自歸位時,大門外面第三家客人是高家。
高湘也是興沖沖勁頭,陪母親姐姐坐車的她,不住揭簾催促馬車夫“快點,我要幫忙做菜呢。”
高家和燕燕母子都熟悉,和欒家實在不熟,做客來太早看著不矜持,但今天燕燕當家,特意下請帖請二姑娘來廚房幫忙,高夫人欣然捧場,也是早飯后安排過家務就帶著孩子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