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宗皇帝面色青黑,兩頰塌陷,兩只眼睛布滿紅絲,身體狀況明顯堪憂。
來的時候沒有著人通報,急匆匆地趕著進了書房,還穿著厚重的龍袍,看來是有什么急事下了朝便趕過來。
太子看出來皇帝心氣浮躁,捧起白色的玉壺親自倒了杯香茶奉給皇上。
“輝兒,”皇帝稱呼太子的新名字:“今日朝中接到奏報,那些反賊竟是實力驚人,現在到處作亂,竟不止一處州府淪陷。”
“父皇,兒臣愿意領兵……”太子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皇上打斷。
“胡鬧!你剛回宮中,怎么好帶兵出去。”明宗皇帝脾氣不太好:“已經商定由趙家父子掛帥出征。”
太子便不語了,那是他未來的岳家。
聽展相說自己與趙家小姐原是情投意合,家里面早就給自己與她定下親事,后來自己被派出去公干卻意外失蹤幾年,趙小姐一直在苦苦等他,至今未曾婚配。
當時他聽得心里不是滋味,覺得十分愧對人家姑娘。
后來父皇提議立她為太子妃,太子連想都不想就答應了,不為別的,十分感念趙姑娘的癡情。
定下來以后皇后娘娘還特地把趙金娥召進宮中瞧過一眼,容貌甚美,他更是滿意。
皇后娘娘見他喜歡,這些日子召見了趙金娥三次,都找了機會讓他們倆單獨相處看看。
他前日還陪了趙金娥在御花園賞花。
那趙小姐嬌嬌滴滴的,一口一個太子哥哥,屬實對他情意綿綿。
“所以,你的婚期還當提前。”明宗皇帝打斷了太子的思緒:“此次趙魁罡為兵馬大元帥,六子之中趙嶺已在外出戰,其余五子也盡趕往京中,半月之內集齊兵馬就馬上出發,你的婚期要趕在他們進京之后,出征之前。”
回宮一個多月,父皇幾乎天天與他商議朝中之事,他明了父皇這么做的用意。
開始的時候朝中以為只是民間教派作亂,調查下去居然是有了反賊,首領是誰還未知道,只知道這反賊蓄謀良久,居然在多個府州都有據兵點,又有策反能力,有的州官竟是不戰而降。
趙家父子共有六人,在京中做將軍的只有次子趙嶺和五子趙岐,其余四子皆在外為官。
此次借著趙家小姐封妃之際,將他們統一召回,先辦喜事再出征,也是皇家籠絡趙家父子人心的方法。
不然這仗打起來不一定何時能了,太子與趙小姐都年歲不小了,婚期不宜再推遲了。
可是若不推遲,戰事迫在眉睫,出征日期也不宜推遲。
趙家父子出征以后,趙小姐大婚,父兄一個不在身邊,也說不過去。
所以目前的唯一方法,只能提前婚期。
這要是換作平常時期,婚事如此倉促會讓女方覺得不被看重,很隨便。
而在非常時期,這么做卻恰巧相反了,出征前大辦喜事,不單是趙家面子上好看,也是給他們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門親事穩妥了,趙元帥身份更進來一層,太子妃的岳父,那就是未來的國丈。
一家子榮寵更甚,自然容不得任何人不利于朝廷,對于打仗帶兵,更是只會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