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東富西貴,南賤北貧。南城雖然是貧賤之人居住之地,但論面積,卻比東西方向大得多,蓋因神京城并非是方方正正,而是東西窄,南北長的緣故。
玄信署在紫禁城西側,需要行走一段,才能到正陽門,出了正陽門,便是正陽橋。神京城分為紫禁城、內城和外城三道城墻,內城與外城之間,除了城墻相隔,還有一條曲河環繞,正陽橋便建造在曲河上。神京城近百年未有戰事,內城的防守功能漸漸弱化,皇城司防守起來極不認真,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守衛。內城墻現在成了區分貴賤的標志,居住于內城的都是官員富豪,外城則是平民,至于城外更是落一個檔次。
沿著正陽大街前行,即便騎馬,也要一個時辰才能到南城邊,可見南城區域之大。正陽大街南到神京碼頭,北至午門。當年,太祖為了神京碼頭貨物能快速運到內城,正陽大街修建極寬,并排二十余輛馬車行駛都不會感到堵。只是正陽大街周圍商戶稍顯寒酸,無法與東城商鋪櫛次鱗比,高端大氣相比。
陳辭順著正陽大街走時,仔細觀察,發現雖然正陽大街寬,但橫向十字路口甚多,經常在十字路口處發生堵車,早上早起上班,若是一個時辰,還真未必就夠。
何太極解釋道:“正陽大街四十里,內城三十里,城外至碼頭還有十里。原本太祖想把這里作為入京主要通道,所以才修建如此寬闊,但因為富貴之人都居住東西城區,導致朝廷凡有大事,都是由東西城門入城,南城的正陽大街便被放棄,久而久之,貧家之人多居于此。”
陳辭點點頭,隨著接近南城區,街上游逛的閑雜人等多了起來,何太極皺眉,“大人,事情有些難辦,今年大雪,城外不少百姓到了京城當流民,若是賑災,這些人恐怕也不得不照顧一二。”的確很難區分,這樣算的話,面臨的災民豈不是不止數萬人,而是十幾萬人?若是每人一月按五百文算,全部賑災完畢,十幾萬兩銀子要花出去。
陳辭道:“不能只靠粥鋪,那些手腳健全的壯勞力,還是要給他們找些活干,以工代賑!”
何太極略一沉吟,便知道陳辭的以工代賑是什么意思,“以前工部常常這么做,比如修河堤等,但現在天寒地凍,不知道大人可有要用工地方?”,開春玄信署有不少需要用勞力地方,但現在的確不適合開工啊。
“你讓李賢從災民中找些人,要能識文斷字,把南城的街區情況都認真調查清楚!”,從事郎李賢曾經跟陳辭做對過,但隨著陳辭逐漸掌權,馬上轉變,為陳辭馬首是瞻,陳辭自然不好與他計較,為彰顯自己宰相肚里能撐船,反倒擺出一副重用的樣子。
“至于其他人么,先等等,容我想一想。要是實在不行,我們玄信署也應該有些產業,做些廠子,你看如何?”,陳辭問何太極。
何太極眼前一亮,“大人所言甚是,多些穩定錢財來源,是不錯的。”
蓋因玄信署與其他官衙不同,雖然玄信署官員不像太醫院,欽天監等官衙那樣,明確規定世官世職,父死子繼,但實際上,玄信署官員任職不需要通過科舉,只需陳辭一句話便可,很容易做到子承父業。以何太極為例,他若老到不能干,便會推薦自己兒子到玄信署,雖然不能當署丞,但做個書吏是可以的,陳辭一般都不會拒絕,這已成了潛規則。所以玄信署發展壯大,與玄信署官員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看,玄信署的官員,就是陳家沒有賣身契的家奴了。
陳辭忽又想了想,悄聲對何太極說:“前幾日,卜問署的沈過,跟我透露過想到玄信署,我還沒應承。你找人看看,他放著好好的七品卜問署署丞不干,到咱們玄信署干什么?聽說沈過相人有一把刷子,若是沒有什么特殊問題,讓他來負責人事也不錯。”,陳辭說道。
聽到這話,何太極接口說:“說到人事問題,我覺得還應該加強管理,以往咱們玄信署是個閑雜府衙便罷了,但現在管理玄信之事,有很多機密,若不制訂章程,恐怕還要出事。”
他說完這話,陳辭心中一動,“雖然要害的玄信廳由陛下和六部直管,但有些特殊軍政情報還是要通過玄信署,所以說,玄信署具有準軍事化特點,應該實行辦軍事化管理才是。”
陳辭經常冒出些怪癖詞語,大多是上一世仙界常用的,但很好理解,何太極聽了之后便明白,“我擬定個條陳,讓您過目。”
“四個典事,一個做主簿,一個分到你手下,一個做賬房,一個管人事吧,你也不必事事躬親。”
至此,玄信署大體框架便建立起來,何太極主管玄信署內務,安保則由陳沖負責,陳沖對陳辭負責,與何太極不發生關系,因為陳沖對應的是陳辭另外一個身份,龍禁衛百戶。
說話之間,便到了南城,空曠的場地上,搭建不少帳篷,甚至有些人家連帳篷都沒有,陳辭附近還有幾具凍斃的尸體沒被運走。
看到有官員前來,周圍的災民紛紛往陳辭這邊移動,但沒有人說話,氣氛凝重,人已經麻木了,數百上千人就那樣靜靜站立周圍,一言不發,陳辭等人不由得心驚膽寒。
何太極清了清嗓子,“各位父老鄉親,朝廷特命玄信署承辦賑災之事,你們苦日子就要過去了!”
何太極也不敢多說話,趕緊讓陳沖把帶來的棉衣等物亮了出來,這時周圍的災民像突然被激活一般,蜂擁朝著馬車奔去。陳沖大驚,一揚手里的刀,暴喝一聲,“都排隊!”
周圍護衛也拿出馬鞭抽打,才將這股洪流暫時止住,但災民眼神中有了光彩,不再是行尸走肉的樣子,數日來,他們求官,但毫無所獲,每日周圍同伴漸漸死去,這還是第一次,有官府出來賑災。
隨后,陳沖按照陳辭吩咐,分發一些棉衣棉被,以及帳篷等物。
當陳辭走到一處災民窩棚邊上時,一個年邁老人突然將他攔住,嚇得馬陸一驚,上前舉鞭就要抽打,“老東西,活得不耐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