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沒辦法生存在山上的。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神魔亡于神格。
“五行之道啊!”
“土克水,水落土上……”
王錯認真看著這島嶼,島上廢墟片片,但是地脈神秀,靈氣濃郁,中央處還有著幾重破敗宮殿,卻沒有絲毫人影。
這座島嶼本來是虛空的洞天星府,隨著星辰的隕落,落于世間,雖然不是什么主星位,也不是什么赫赫有名的星辰,但是原本也是一座不小的洞天。
它帶著神格從天穹墜下,化為了一界靈界福地,已可以作為憑依,甚至是成仙之路的資本。
看這星落之島,哪怕本身是無根之島,卻靈韻自生,地脈雖然枯竭短接,但是僅留下的一絲,也讓這島嶼遠超一般靈山福地。
島嶼之外籠罩著重重虛幻屏障,有種須彌納于芥子的味道,這座島嶼其獨立于山海之外,若是沒有島主的允許,平常人根本無法找到這仙島福地的入口。
甚至王錯在島嶼的深處,道宮廢墟之中,發現了一棵高達數十米的靈根,不過昔日的靈根神木,早已經枯萎斷絕,沒有了絲毫生機。
地仙一脈本身便是培育靈根,孕育地脈和制造靈境福地的方法,講究以真靈煉化靈根,最后煉化地脈,將這一方靈境福地,化為自身憑依。
以天之余補己之不足。
最后以這靈境福地為根基,成仙了道。
王錯盤膝坐在島上的靈脈,梳理著自身的記憶:“修道修法,重在感悟。道門本無路,我輩修道者前面開拓康莊大道,為后人樹立榜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那是王錯的聲音,卻又不是,因為那聲音不僅傳入了唐糖的耳中,同樣,也傳入了王錯的耳朵里。第一句開始,王錯就感覺四周空氣一震,身體莫名一抖。隨即一絲絲涼意進入身體之中。一日的身體的疲累,在這一絲絲涼氣進入體內,絲絲被驅趕出身體。
坐在王錯身邊的唐糖,看著王錯開口講道的剎那,就驚了:“哥哥是道士?”
再沒有學識的人,聽到道德經,首先想到的便是道士。
唐糖心中震動,還沒想好怎么處理“哥哥是道士的事實”,隨即眼前景色一變。混混沌沌的世界,一位巨人手持巨斧,腳踏青蓮,頭頂玉蝶,一斧劃出,混沌世界一分為二,地水風火,隨即誕生,天地陰陽隨即出現,五行隨即演化……
這是盤古開天!
隨即眼前景色又是一變,這里是一處仙人世界,這里的景色,用言語無法形容。幾位光足,披頭散發,身穿白色長袍,鶴發童顏的老者,腳踏虛無,口中講著晦澀的古修言語……
這是這處星府的固化。
星府固化與《道德經》產生了共鳴,重現了這處星府所經歷的。
《道德經》“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更是萬經之王。
所以哪怕是隕落的星府,在《道德經》下也可以引發其“德”,重現自身的“道”。
“道”本就存在,只是晦澀難明,需要一件物什加以解讀罷了。《道德經》的作用便在于此了。也是其萬經之王的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