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之前《進擊的巨人》的遭遇來看,這個安排是合理的。
數年之后諫山創拿著《進擊的巨人》到《周刊少年JUMP》投稿,當時鳥島和彥早就升官主持集英社了,也不知當時是哪個編輯接待的他。
總之翻看了作品之后就表態,這作品畫面太殘忍了,不適合少年JUMP,很干脆就把諫山創拒之門外了,壓根沒考慮向青年JUMP推薦。
既然集英社不肯留,諫山創不得已帶著作品去了講談社。
講談社的主打雜志是《周刊少年Magazine》,同樣覺得不合適,但最終決定在其增刊《別冊少年Magazine》上連載。
這實際上是個主要面向青年的月刊,一個月只出一次,可見當初《進擊的巨人》多不受待見。
但《進擊的巨人》很快名聲鵲起,成了這部作品的唯一主打,而后帶動了講談社青年漫的大發展,以至于在這個領域超過了集英社。
現在時間提前了六年,《進擊的巨人》先以短篇形式展現,沒有長篇連載展現的細節血腥,廣告作用很明顯,同時落在鳥島手上,命運也顯然不一樣,冥冥中作出了最合理的安排。
工作室還沒成立,作品也沒開始創作,能夠和出版發行方談到這個程度已經是極限了,江川除了感謝也沒啥好說的。
而且鳥島還主動釋放了更大的合作誠意:“雪野君的情況比較特殊,集英社歷史是還沒有作者同時在不同雜志上連載作品,為了適應新情況,屆時我將作出跨部門調整,由雅美小姐全面擔任您的擔當。”
雅美是《周刊少年JUMP》的編輯,如果《進擊的巨人》在《周刊YOUNGJUMP》上連載,原則上就不歸她負責了。
然而江川一直與她合作順利,《進擊的巨人》短篇也是她責編,換人顯然是不明智的。
集英社歷史上的熱門作品,不止一次因為中途換責編而出問題,這個教訓不能不汲取。
其實江川還沒考慮到這一層面呢,而鳥島顯然已經經過了籌劃,雖然還沒上任集英社社長,但已經提前進入了角色。
雅美應該早就擔心這個了,對這樣的安排非常感激。
看起來萬事俱備,接下去就是著手實施成立工作室了。
其實也必須盡快成立了,否則工作很可能安排不過來,時間捉襟見肘。
接下去除了《熱血高校》的創作,江川還要配合單行本銷售,小說一旦連載,也要負責插圖,如果不成立工作室的話,《進擊的巨人》項目壓根就沒有時間展開。
何況他的雄心,還遠不止于此。
從鳥島辦公室出來,江川發了信息給結城真衣,一小時后在東京大學赤門見面。
江川和雅美沒有乘坐電梯,不行走樓梯下去,一路很興奮地討論未來。
雅美的臉因為高興而有些潮紅,眼波流轉,看著江川的眼神中,崇敬欣賞之外還有些溫柔。
走過一個樓梯較暗的轉角時,兩人撞了一下,嬉笑著互相扶持時,很自然就擁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