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點肉麻了,江川感覺被吃豆腐了:“理紗可千萬別這么想,我不是大叔。”
“不要誤解哦,我上一本書寫的是爸爸活題材,這是我原本為書里女主設計的口頭禪。”
理紗上一本書打算寫女生找干爹的故事,結果寫到一半放棄了,這才接了熱血高校的同人。
“原本都寫不下去了,現在好像突然開竅了,剛才那一瞬間我突然能夠理解女主的心情和欲望了,如果早些遇到雪野的話,或許就能將那本小說完成了。”
這是什么邏輯,感覺理紗的精神世界也是挺奇妙的,興致一上來就胡說八道。
江川懶得和她胡扯了:“爸爸活是體力活,沒那么好賺錢的,理紗盡快把寫的東西發過來吧,我抓緊設計插圖。”
“雪野不要那么嚴肅,要學會享受女人的撒嬌,這樣才會像個成熟男人。”
理紗的鼻音重起來。
江川不吃這套:“那也會像個壞男人,我的人品可好得很。”
“算了吧雪野,為什么想作個好男人呢,好男人都是窩囊廢,我看您這一生很難成為好男人,不要浪費時間。”
這是公然腐蝕毒害有為青年。
不過在曰本人的文化世界里,英雄多半是亦正亦邪心中有魔鬼的家伙,充滿正義感的角色顯得愚蠢,而善良的人基本是炮灰,她說的也算是風土人情。
江川不想和她聊這些,理紗太聰明,善于揣摩心理,說的話充滿誘惑,談完了錢打情罵俏,那就太像壞男人了,把最初的宗旨都敗壞了。
于是很干脆的把話題叉開,問了些插圖的基本要求,然后讓她馬上把小說發過來。
雪野江川之前的工作就是畫插圖,這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而輕小說的插圖也相對簡單,又是他熟悉的坊屋春道,很容易把握風格,基本只要重新設計女性形象就行了。
曰本輕小說的與后來中國的網文、輕小說是有很大不同,人物形象非常關鍵。
中國的網文、輕小說強調代入感,讀者往往處于主角的位置,不需要作者提供一個具體的形象,這樣反而破壞代入。
曰本的輕小說則非常側重細節和感受描寫,文字配合大量插圖,讀者處在觀察的角度,所以人物形象首先得能打動人心。
另外曰本輕小說和中國網文還有個根本性不同,那就是主要靠實體出版,網絡閱讀一直沒搞起來,最大的訂閱向小說網站搞了沒幾年就關閉了,互聯網閱讀始終是個黑洞。
如此一來在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市場里,讓讀者一眼從書架上選中自己就顯得越發重要,封面上突出的人物形象是關鍵。
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起《坊屋春道在干什么,有沒有空,來救我好嗎?》這樣的名字,人物形象結合書名,幾乎不用看簡介就能了解內容了。
江川見過名稱最極端的一本書是《喂!本來以為是個無用能力的‘作弊碼操作’太奇怪了,~被家族驅逐,被世人鄙視為廢物,只有青梅竹馬的皇女瘋狂倒追,這種慢生活太有趣了~》。
從書名就能看出曰本流行的套路和中國差不多,從這段文字就能總結出好幾個,系統、廢材流、入贅、種田,一打眼能腦補出好幾本書。
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大家玩的都差不多,先來后到而已。
理紗沒幾分鐘就把小說發來了,江川邊吃早飯就邊看完了。
寫得挺不錯,完全是日式輕小說風格,對話很多,寫得很細膩。
結合大綱可以看出,理紗給坊屋春道安排了不止兩個異性朋友,一個青梅竹馬的,然后在打怪升級道路上不斷碰上各種女性,最終很可能后宮收場。
曰本輕小說大多都這么來,男主身邊都是女人,而且與中國網文青梅竹馬至少把持正宮地位不一樣,曰本輕小說通常是老關系戶不敵天降系,誰強男主就喜歡誰,竟然和曰本國策差不多。
江川不禁喃喃道:“還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難道青梅竹馬真的就不敵天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