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之后天氣暖得很快,各地櫻花盛開,花粉過敏者謹慎出行。
電影開拍在即,江川一再打磨劇本,想多了又不免陷入矛盾。
《熱血高校》的電影劇本,他是根據自己連載的漫畫改編的,有些設定與原作電影不太一樣。
原作漫畫和江川的漫畫里,鈴蘭中學雖然亂,但仍是一所運行正常的學校,學生還是上課的。
然而小栗旬版本的電影里,這所學校名存實亡,亂得像座垃圾場,教室內沒有桌椅,涂鴉如同撒旦祭壇,也不見任何管理,校園內到處是雜物,操場上甚至停著廢棄的汽車,被拆解了一半。
這樣的場景拍末世片都沒問題。
于是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已經不是學校,那么這些所謂學生每天穿著不倫不類的校服來這里干什么,制霸垃圾堆?
所以江川在寫劇本的時候改了這些設定,學校外觀雖然不夠規范,但至少還是學校,教室和操場也還能用,甚至綠化帶還有人管理,看上去更加合理。
他帶美空、香苗以及三浦去看過學校外景,醬油廠大門口“鈴蘭男子高等學校”銀底黑字的招牌十分醒目。
雖然都看過漫畫,但看到現實中的鈴蘭還是覺得十分夸張,美空就說:“這簡直是異世界的修羅場,曰本哪里有這樣的地方。”
香苗也說:“這地方給我兩個膽子也不敢砸玻璃,我怕沖出來一群魔鬼。”
只有三浦覺得還不錯:“和漫畫上一模一樣,當年我就想過在學校的走廊里畫一排**,怕被開除一直不敢動手。”
只是這個程度的夸張,三人都覺得脫離現實很遠,然而江川卻擔心夸張得不夠。
這些天他在家來來回回改劇本,不免又有些患得患失。
原作電影還是比較成功的,投資是《火影忍者》等劇場版動畫的一半,票房卻是一倍,這個就足以說明當時的改編挺受歡迎。
合理有時也意味著索然無味。
就像愛情故事,太日常不吸引人,要在對立中愛上不能愛的人、甚至頂著世俗壓力愛得血肉模糊、死去活來、面目全非,最終卻不愛了才有意思,誰喜歡看平平淡淡才是真?
改變意味著風險,市場誰也無法真正拿捏得準,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商界大佬晚節不保。
然而糾結分析到最后,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路線。
兩個版本的改編背景是不一樣的,小栗旬版拍攝時,漫畫已經完結十幾年,這實際上就是一部獨立的作品,基本不需要考慮漫迷的情結。
所以導演可以找一群成年演員,在一個似是而非的環境里上演江湖恩怨,如果不是時不時說一句制霸鈴蘭,用了漫畫的一些概念,已經幾乎看不出與漫畫的關聯。
江川的情況不一樣,漫畫作品在熱門連載,必須得考慮一百多萬漫迷的感受,他們絕大多數是在校學生,作品的江湖氣不能太重,否則反而沒有代入感。
他也真衣也探討了兩種方案,是按自己的漫畫改,還是設置一個更加極端的環境,把學校變成廢墟戰場。
真衣贊同維持目前的劇本設定,與漫畫保持一致:“漫迷興沖沖進影院,結果發現改得面目全非,會覺得被背叛被耍了,那豈不是吃力不討好。”
猶豫的時候能得到支持,江川覺得真衣聰明有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