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過了提交作品最后期限半個月,可能是審核或者其他原因,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又陸續增加了四部影片,其中有臺灣侯孝賢的《咖啡時光》和賈樟可的《世界》。
在江川的印象里,威尼斯電影節沒有哪一屆是沒有中國電影參展的,本以為這屆會例外,然而并沒有。
進入新世紀后威尼斯電影節主辦方換了新的主席馬克·穆勒,此人早年留學大陸,在北京生活多年,能說一口流利北京話,對中國情有獨鐘,與大陸電影界關系非常好。
江川記得某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章子宜走紅毯時,這個主席一高興給她跪下了,照片公布后一片嘩然。
作為北電所謂第六代導演代表,賈樟可的作品江川當然了解,這部《世界》拍的是在一個世界公園內工作的男男女女的日常。
這部電影拍得一般,不算賈導的代表作,而且和中國許多其他導演一樣,他老婆是這部電影的主演。
很早以前江川就想過,電影也是商品,許多創作組合就像每天天不亮就開門的早餐夫妻店,丈夫下廚妻子招呼客人,吆喝著把東西賣出去,商業的本質是一樣的。
至于侯孝賢的新片《咖啡時光》,江川除了官網信息外,還特地上網搜了新聞,說是臺灣電影,其實這就是一部曰本片,講的是一個東京的愛情故事,除了導演是臺灣的,其余都是曰本人,松竹映畫投資,去年年底已經上映,票房一塌糊涂。
賈導的《世界》也上映過了,威尼斯電影節與奧斯卡正好相反,原則上不接受已經公映過的電影,這可能影響了兩部片子的報名,不過最終卻獲得通過。
江川記得同樣是賈導的《三峽好人》,某一屆威尼斯電影節都開幕了,照樣插隊提名了主單元競賽,真挺牛逼。
從九十年代末開始,新世紀是亞洲世紀的說法就開始甚囂塵上,市場是敏銳的,電影節作為巨大的宣傳機器和交易市場,反應也非常快,歐洲三大電影節都先后設立了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賈導和亞洲不少新銳導演都是靠這個獎起家的。
所以個人發展離不開歷史進程的推動,趕上好時候和個人能力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江川也算是趕上了好時候,他的《進擊的巨人》也很進擊,跳出了受集英社委托的角度,沒有順著其他漫改的路線走,而是將小野寺定位為制作的主角。
合作的模式實際上與東京少女軍團的唱片一樣,小野寺負責制作,制作的合作方是東寶,而后將發行權交給集英社和東寶,兩個渠道同時發行。
這對集英社而言損失了獨家發行權,但仍然能賺到錢。
對東寶而言,或者對真衣而言,TV漫畫不虧錢就行,后續劇場版和真人電影才是重點。
兩家收到企劃書后都很快回應了小野寺,而后都派出了人員開始談判。
談判很順利,無論動畫還是電影都有成熟的合作模式可以借鑒,于是很快進入具體合同的洽談。
因為是多邊協議,比之前的雙邊復雜許多,于是合作協議、發行協議、分銷協議、展映協議、保密協議、植入式廣告等等二十多項分別開始談。
江川掐指一算,這不是三、五天的事,出發去威尼斯之前能談完就不錯了。
不過談妥不是問題,東寶那邊有真衣協調,而鳥島也不至于要價太高。
鳥島就是因為明白江川翅膀硬了才想辦法搞好合作關系,這人已經有了獨立制作能力,只能平等相待,不然錢掙不到還令漫畫合作也陷入僵局。
談判比江川想象的快,八月二十五簽約,鳥島社長、東寶的島谷能成社長以及真衣都參加了。
真衣事后祝賀江川:“您的小野寺短短幾個月迅速崛起,開始與大公司分享利益,在曰本商界已經是傳奇了。”
的確是夠傳奇,一年前雪野江川還在給雜志畫插圖,一個月拿十幾萬勉強混日子。
現在卻是小野寺的社長,營業額已經數十億円。
對江川而言顯然不是文抄那么簡單,這是個基礎,成功是努力加運氣,同時也得把握住了每一個機會才行。
比如這次企劃《進擊的巨人》動畫,如果只是努力地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趁機提出一籃子協議,那么顯然就是錯過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