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結尾不滿意,那怎么處理呢?
是用威爾·史密斯和女人都沒死的希望版,還是男主自我爆雷,血清樣本被女主帶去幸存人類聚集地的原作電影版?
其實原著小說的結局更震撼,威爾·史密斯意識到夜魔人已經有了自我意識,成了主宰地球的新物種,而自己才是真正的異類,于是選擇了自殺。
這是更有內涵的結局,上帝顯然并不需要人類贖罪,而是另外有了選擇。
然而信上帝的歐美觀眾不能接受自殺,江川也不接受死男主,這個結局不予考慮。
邁克爾有些受不了:“這樣吧,我先就前面需要修改的部分與編劇溝通,至于如何結局,我們持開放態度,后續再決定好嗎?”
這可以理解,這家伙聲稱家里養狗,剛才江川殺狗的想法令他大受震撼,一副我要緩一緩的鬼樣子,繼續討論男主結局可能會把他折磨死。
江川不相信邁克爾作為資深制片人連這些都受不了,不得不佩服歐美人賣萌的本事,老大不小了照樣好意思作出純潔而脆弱的姿態。
世上本沒有傻白甜,裝腔作勢的人多了,就有了。
但傻也不是真傻,邁克爾臨放電話前提出:“如果您修改劇情的要求獲得編劇們支持的話,我想重申一點,角色的選擇權在制片方。”
江川之前通過助理曾經提出,如果擔任導演的話,要有選擇演員的權力,這一點對方顯然更不愿意接受。
這部電影的演員很少,威爾·史密斯占了絕大部分戲份,回憶中出現了妻子和女兒,戲份都很少,實際上需要確定的就是另一個幸存的男配或者女主。
邁克爾進一步解釋:“使用哪位演員,涉及華納的商業規劃,對此我們非常審慎。”
也就是說華納也有自己的人才培養計劃,明星是需要制造的,每個導演都有自己想要捧的人,如果都能決定用什么人,那豈不是亂套了。
比如說最終決定設置一個女主,江川如果使用一個曰本女演員,那么華納在明星培養上豈不是為人作嫁衣。
江川想過使用曰本演員嗎?
其實并沒有,他腦子很清醒,這種好萊塢大片基本沒有東亞裔女星擔綱主演的,這是市場人口構成決定的,也有很深的政治文化原因,只是去拍一部有些深度的商業片,沒必要挑戰市場。
曰本沒有具有全球票房號召力的女演員,實際上有這個能力的演員基本都是白人。
威爾·史密斯是絕對的男主,這個不可能替換,江川提出演員選擇權,實際上也就是加一個籌碼,最終放棄時用來換取其他條件。
所以他沉吟片刻后告訴邁克爾:“這一點我可以不堅持,但劇情得根據我的要求調整,拍攝時間定在明年三到六月份。”
邁克爾松口氣般掛了電話,答應有了消息盡快回話。
江川知道他很快就會回話,更改的情節并不觸及劇情框架,男配換女主,改一些兩人之間的交流細節,換掉臺詞,精神內核并不需要變動,編劇憋了幾年等著開機,沒道理太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