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以下的眾多所謂演藝、歌唱明星基本已是工業化生產,跳過了長期的專業化培訓過程,其中已經開始有小學都沒畢業的流量明星。
韓國也有類似狀況,年輕一代追求成名之路,科班訓練似乎已經不是從業必備條件。
這顯然是發展階段到了,也就是所謂歷史進程,看清這個趨勢就該明白以后再排隊去考藝校未必還能有什么光明前途,除非在這個過程中被資本留意到。
這顯然不是江川該操心的,他現在已經是用資本造星的人。
他更該操心的是《寄生蟲》的后續工作,接下來最關鍵的是配樂,影片還在拍攝時他就已經慎重權衡,最終決定繼續聘請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兩人去年曾經合作過《我是傳奇》,效果很好,詹姆斯還曾經為《風月俏佳人》、《亡命天涯》、《金剛》、諾蘭的《蝙蝠俠》系列、以及《饑餓游戲》系列配樂,水平值得信賴。
之所以沒有請韓國音樂人,是因為這部電影大部分故事發生在富人家,為了表現超現實的浮華感,江川決定大量使用西方古典音樂,尤其是華麗的宮廷樂,詹姆斯駕馭這些更得心應手。
詹姆斯根據江川的要求早早就開始了準備工作,而后到首爾工作了一個月,十一月中旬完成了配樂。
江川選擇了原聲配音,所以王洛丹和王千原重返首爾,像斯嘉麗在《藍色是一種暖色調》里說日語一樣,由專門的老師在錄音室一句句現場教,最終出來的效果完全以假亂真。
十一月三十日,經過一年多籌備,前后不到四個月的制作,《寄生蟲》全部完成了。
所有演出、攝制人員聚在江川的別墅里,外送了高級自助餐進來,慶祝收工之余現場看了成片。
雖然都參與了制作,但大家還是被驚艷了,如同玩了幾個月泥巴后,突然看到了自己完成的精美瓷器。
宋康昊尤其激動:“這是我拍過的最好的電影,超乎之前的想象,甚至可以說是目前我見過的最好的韓國電影!”
他似乎忘了編劇、導演江川以及兩個主演王洛丹、王千原都不是韓國人,配樂是米國人詹姆斯。
不過這些誰說了都不算,根據廣電的立項,《寄生蟲》是中日韓合拍的作品,這一點絲毫也不能含糊,不但在大陸上映得過審后取得公映許可證,就是赴戛納電影節也得報備。
接下去江川把韓國的發行工作交給了拍攝合作方SamgeoriPictures公司,要求盡量定在零就年五月底,那時候正好參加完了戛納電影節。
同時將影片也交給BJ凌霄影視,盡快送廣電審核。
他自己則帶著《寄生蟲》,于十二月一號回到了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