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面色紅潤,頗有福相,兩點胡須點綴唇上,白發白須,神色泰然自若,有如那百歲之龜,仍有余興。
眉目微皺又很快舒展,一對眼瞳老成卻星光精芒不減。
“要讓老夫入儒門,倒也不是不行。”
周始聞言便明白眼前的這位書院山長想說些什么,倒是顯得十分坦蕩。
他既然做出了邀請,自然也就無事不可對人言。
況且以南軒公的身份,要是什么都不問,就一口答應要加入,那才是顯得奇怪,他反而會要多心了。
“還請南軒公開口,學生自然知無不言。”
聽到這樣的回答,老夫子也并不奇怪,相反的在這十年教導的弟子當中,他曾經認為周始算得上是天賦最佳,而且心性也是罕有的奇才。
在他看來,周始似乎有一套自己的思維邏輯,進退之度,行事規矩都在那套邏輯當中,看著沖淡恬和,實則底線明確,剛正不阿。
尤其是在父母染病離世過后,更是十分的低調,可是在南軒公眼里,這才是周始真正崛起甚至是在學術上再有進步的機會。
只是他未曾想到,這樣的機會竟然比最初設想的還要再大許多倍。
不然真當他老人家無聊,在他課堂上聽講的這么多人,他就獨獨記得住了這幾個小家伙?
“究竟...”
“何謂‘儒門’?”
只見老夫子神色正式眸光如炬,直盯著周始似乎要將他看個通透。
而墨查和荀子攸在周始身邊也有些不安,即便他們知道自己所行皆為拯救人世,也掌握了超凡之力,可是眼前的乃是當代學宗之一。
可以稱得上文壇宗師的南軒公,他的拷問也沒有那么輕易過去。
但...一旦周始能夠得到他的認可,之后的許多事情就等于有了他的人望加持,推行起來可就順遂許多了。
“儒門,以儒為名,實則為人道之文明星火匯聚所在,可稱為‘人之門’!”
“儒者,立道德也,道德人之為人也,是以才冠以儒門之稱謂。”
“儒學,不過是儒門千萬學說中之一罷了。”
聽到周始的坦然相告,雖然南軒公有所猜測,可還是忍不住心臟緊縮了一下。
因為只有他這樣貫穿了儒學大半的學宗之人才明白,這樣的儒門到底有多么浩瀚...無邊!
緊接著,便聽到南軒公略帶顫抖的聲音響起。
“那儒門傳承?”
周始從未見過自己的這位書院山長眼睛里有這樣的亮光,那是對無數知識與記載,甚至是歷史真相的渴求。
教書育人了大半輩子,南軒公如果不是將學術融入了血骨里,又怎么可能真的在白鹿山硬生生的待了近五十年的時間?
一想到儒門這樣浩瀚的傳承,如果能夠留下來一點,即便只是瀚海的一瓢,那也是足以讓他神魂顛倒事情。
“學生不才,自得儒門傳承,那貫穿古史大半歲月,歷史都已經模糊的儒門傳承,還有泰半正在我的腦中。”
“之前那篇‘正氣歌’,正是儒門先賢的手筆,學生不敢居其功。”
而周始那不見絲毫波動的神情,以及出乎他意料外的回答,都讓這位皓首老夫子眼中神芒暴漲。
只聽得他聲音顫抖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儒,道,法,墨,術,雜,名,女,公輸,陰陽...那大大小小的學說傳承...”
周始神色一肅,眸光之中有著前所未有的的認真,以及讓兩位同志都心驚的自信。
“盡在學生的腦海當中,實際上這些天,除了處理妖魔之事,學生最多的時間就是在花功夫,將腦海里的所有學說全部書寫出來。”
“可以說,即便有了浩然正氣的幫助,心念覆蓋便是一篇千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