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介意,自然也有人抵死不愿意,這都是人之常情。
只不過,周始習慣把一切東西都擺在明面上,太學院的講學如是,鎮邪司內的話語也是一樣。
很快他的言論就落在了皇城大內,各方勛貴,高官門第,世族大家的門案頭上。
也因此他們才明白,周始定下的鐵律,根本就不止是為了懸刀在他們的腦袋上,他想要做的事情,是徹底的打碎他們統治的根基,破壞他們存在的土壤。
即便日后他們的財富權勢依舊存在,也不是那樣可以任意魚肉他人的時代了。
...
“他在干什么...真以為擁有一點說不得的力量,就可以挑戰這世間的秩序了么?”
世族之中有人發出冷哼。
“不過是一個黃口小兒,狂悖之徒,即便擁有超凡的力量,又能囂張到幾時?”
“上古先圣們都有落幕的時候,何況是他?”
有人接口不屑,卻對周始的超凡力量頗為的忌憚。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妖魔詭物的復蘇會加快,這是他告知的事實。”
“既然如此...就讓儒門再次沉寂吧!”
對于世族而言,他們的陰謀詭計,甚至是許多謀劃都是以百年來算計,倒是也不愉這短短時間的優劣勢,很快就有人給出了辦法計劃,更是有心要鳩占鵲巢。
甚至還有一些人想到了已經加入儒門的墨查,荀子攸兩人,作為曾經世族的一份子,他們便是可以拉攏的目標,又或者...是世族們打開儒門的缺口!
...
與對周始恨之入骨的世族相比,勛貴以及皇城里的動靜就小了很多了。
一方面勛貴的力量其實限制的很好,基本都是在朝堂當中,也是維護國家統治的一部分,而國家的安定與民眾的生活水平也息息相關。
能夠走到頂端的勛貴們,都很清楚國家的力量組成,即便是民眾都覺醒了強大了,他們也只會隨著強大,特權的消失并不足以讓他們心生多少不滿。
實際上,長治久安才是這些勛貴們真正迫切的東西。
自然也有對周始不滿的勛貴,不過那些目光長遠,真正擁有號召力的勛貴顯然都不是這樣的蠢貨。
勛貴的根基就在與國同契上,只要大乾在,他們便有許多的便利,這是先輩與一代代后人用鮮血澆灌出來的,不算是特權而是優待。
這一點也是勛貴和世族們最大的區別。
改朝換代,也基本上沒有能夠順利延續到下個朝代的勛貴也是這個原因。
至于皇城里的動靜,自從將大權交給朝臣共理,只留下了祭祀與發動戰爭權力,還有緝捕司的力量的當朝陛下,就沒有真正出面過。
似乎是因為周始給予了什么東西,讓這位曾經的真正天子,迫不及待的去接收了。
想必那會是獨一份而極為珍稀特別的東西,否則周始不會選擇交給擁有大義名分的當朝陛下,而那位陛下也不會愿意把手中的權力交出來。
神都當中,到底世族的力量并不強大,周始的話語只要勛貴和皇城沒有動靜,眾人也大部分只能當做是耳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