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聞言,開始給孩子母親科普:“這種先天性疾病是屬于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目前的醫療手段還無法進行治療。
它會讓人失去所有痛覺,也就是感覺不到疼痛,就像現在這個樣子,受傷也沒有絲毫反應。”
女人聽到這話,表情也變得有些怪異。
“沒有痛覺,這不也挺好的嗎?孩子以后都不怕疼了。”
咔嚓!
幾人聽到女人的話,膝蓋差點兒沒碎了。
這個想法實在太簡單了!
“那如果你孩子連自己受傷或者得病都感覺不到呢?等著病情惡化嗎?”
秦風一句話,直接給女人噎了回去。
可能在常人看來,失去痛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有些人失去了嗅覺,或者味覺,并不影響他的生存。
甚至在一些無腦者看來,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但痛覺卻不一樣!
疼痛是機體的一種感覺,每個人一生中會受到疼痛刺激的多次折磨。
一個人從頭到腳,從體表到內臟的各個部位都可能因外界刺激或自身病變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疼痛是一種傷害信號,其強度與身體受傷害的程度密切相關!
通常機體在受到酸、堿、高溫、低溫、電流、機械、暴力等傷害性刺激或受壓(腫瘤壓迫)時都會產生疼痛。
而神經是人體痛覺的感受器,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密布著神經及其末梢,受到任何刺激都可產生神經沖動,由神經末梢將沖動經過脊髓傳到大腦而產生痛覺。
另外,因疼痛部位的不同,患者對疼痛的反應也不同,如頭部受傷者因想到可能危及生命,于是感到疼痛難忍。
痛覺是機體的一種應激反應,也是一種保護性反應。
疼痛會起到對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無痛人”由于失去了疼痛,掩蓋了疾病的臨床癥狀,失去了有效的治療時機。
這就是痛覺神經對人生命最大的保護。
它可以時刻提醒人類,身體的某些器官、組織或者行為出現了危險的信號。
從而進行規避和及時的治療!
否則,連死亡都感覺不到。
失去痛覺,
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對危險的判斷和自身安全的保護......
聽完秦風的話,女人終于臉色變了。
她意識到這其中的嚴重性!
“醫生醫生,你有什么辦法能救救他嗎?”
女人看向秦風,期望的說道。
“說實話,目前全球都沒有對這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只能發現后一定要注意日常的行為,保護自己。”
秦風搖搖頭,無奈道,
“另外,一定要經常來醫院檢查自己的身體,防止生病了都感覺不到。”
說完,他看向趙一天:“趙醫生,等孩子回來了,給他做一個內啡肽分泌的檢查,看看有沒有過量分泌的情況。”
“好,我知道了。”
趙一天點點頭,明白了。
女人頓時忍不住掩面而泣,為什么自己孩子的了這么一個奇怪的病呢?
約莫半個小時后,
小男孩兒吊著胳膊,一臉淡定的走回來。
趙一天便帶著他去做了個檢查,等結果出來后秦風接過看了一下。
果不其然,大腦分泌的內啡肽超過常人5倍以上!
內啡肽是大腦分泌的一種物質,它與嗎啡相似有強烈的鎮痛作用,而無痛人大腦中內啡呔含量是正常人的3~5倍。
所以當傳到大腦的痛覺沖動被超量的鎮痛作用的“內啡肽”掩蓋了,這樣人就失去了痛覺。
眼前這個孩子就是典型的內啡肽過量分泌,造成了痛覺神經被自我屏蔽。
“記得回去以后,睡覺不要壓到這只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