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
秦風沒有睡著,整晚都在想著關于陳守國老人的治療方案。
專家們給出的方案他都看過了,基本上都是以保守治療為主,只有兩套方案提出了手術的內容,但也不是切除腫瘤。
他自己其實也傾向于保守治療,畢竟老人年紀太大了。
只接手術他并不是沒有把握,但也要考慮這其中的利害。
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保證身體,只有生理機能恢復到一定程度,他才有把握去考慮腫瘤切除手術。
明天陳守國老人就會先轉到心外的CCU里,進行最好的保守治療。
第二天,
梁東來跟著秦風再度來到市一院。
他和心外的張帆主任會最終敲定保守治療方案,優先恢復老人的生理機能。
而秦風則被張桐叫到了辦公室。
“秦風,我想問問你,你覺得陳守國目前的情況,還能堅持多久?有沒有別的辦法?”
張桐的表現還是有些凝重,畢竟這件事涉及太大了。
“院長,我現在只能說,手術和不手術的結果,其實沒什么差別。”
秦風想了想,還是說出實情,
“現在患者的情況,不出意外的話,最多還能堅持半年。
但如果進行腫瘤摘除,即便恢復的好,也只有半年左右。
所以我的建議是暫時不進行手術,到最后實在沒有辦法,在考慮手術摘除,延長生存時間。”
......
半個小時后,
秦風離開了院長辦公室,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即便自己有一身世界頂級的醫術,面對這種病入膏肓的重癥,依舊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實身為醫生的人都明白,全世界真正能夠被治愈的疾病很少很少。
現代醫學有這么一個說法,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是不可治愈的。
現在醫學上能夠治愈的疾病,兩只手就能數得過來。
可能很多人會疑惑,既然知道無法治愈,醫生為什么還要全力的醫治呢?
因為疾病的治愈,從醫學角度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醫生能做的除了把病治好外,更多的是要減少病人的痛苦。
尤其是對像陳衛國老人這種危重狀態的患者,是不是要竭盡全力的去治,治療的費用也會很高,而且預期也不一定有很好的結果。
有很多重癥病人的家庭會砸鍋賣鐵,賣車、賣房、借錢,但病人的家屬能不能接受,最后錢也花了,人也沒了這樣的結果?
醫生更多的時候只能把利和弊告訴患者家屬,最終的選擇是要他們自己來承擔的。
對患者來說,當他得了病,自然就對醫院和醫生有種特別的期盼。
‘我們把錢和命都交給你了,你要是給我治不好,錢也花了,人也沒了,我就跟你們沒完!’
這就是大部分和醫生、醫院出現沖突的患者家屬的想法。
醫生不是神......
如果陳守國不是一個革命英雄,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或許,這件事就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了。
畢竟面對的就是這樣一種很可能人財兩空的結局。
......
皮膚科內,
秦風來到套房,云若初正坐在外面沙發上,面前擺著兩臺筆記本電腦。
眉頭微皺的盯著電腦屏幕,不停的翻看什么。
“秦醫生,您來了。”
一旁的管家見他走進來,趕緊笑著打招呼,并主動將他讓到沙發上。
云若初像是沒聽到一般,依舊聚精會神的死死盯著屏幕。
嘴里還啃著指甲,似乎遇到了什么難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