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剛用力拍了拍唐宇的肩膀,沒有說話,抹了一把眼睛,趕緊掏出手機,到一邊開始打電話。
唐宇心中一嘆,但愿這提醒真能起到作用,讓老爺子多活幾年吧!
蠻有意思的一個老頭。
難得了!
沒過一會兒。
郭德剛跟人打完電話,便領著唐宇,給其他幾位沒去津城的老先生一一見禮。
邢紋昭、李紋山、王紋林,再加上已經溜達著去泡澡的倔老頭張紋順,四位文字輩的老先生,就是有名的“德蕓四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四位不但手上都有自己的絕活,而且他們在德蕓社的作用,可不止手藝上的事那么簡單。
沒有大輩坐鎮的班子,你活越好,反而越受排擠。
要不怎么總說,相聲是“牛皮無義行”呢?
師徒兩人一前一后,溜溜達達的轉了一圈。
郭德剛不再管唐宇,進了自己單獨的休息室。
德蕓社的后臺,徒弟是不能跟師父一直待在一個房間的。
一圈下來,唐宇也對德蕓社的后臺更加了解了。
目前主要上臺的演員,有何蕓偉、李青、曹蕓金、劉蕓天、欒蕓平、孔蕓龍、徐德諒,還有老先生們或單口,或評書,或給年輕人量活,靈活搭檔著上臺演出。
林林總總,就這十幾個人輪軸轉。
郭德剛和于慊不會每天都上場,同樣高鋒也一個月才來兩回,演幾場就又回津城繼續學手藝去了。
衛生雙俠、看狗兄弟、愣傻組合小岳和燒餅,壓根就還沒有上場的機會。
燒餅還小,連倒倉期都還沒過。
相聲演員吃得是開口飯,靠得就是一副嗓子,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一輩子的發展。
而小岳呢?
年齡倒沒問題,可就是活兒太泥了,整個師兄弟們中的吊尾車。
跟他一起從飯店入門的孔蕓龍上臺了,比他晚進來的欒蕓平打了七天雜,也上臺了。
還有劉蕓天,現在在臺上的活已經很穩當了,跟曹蕓金連默契都配合出來了一些。
就小岳,上班端茶倒水搞衛生,下班照顧那三十多位狗大爺。
別說上臺了,后臺徐德諒等一些說話有分量的人,甚至都嫌棄到了讓郭德剛開除他的地步。
唐宇合計著德蕓社后臺的情況。
算來算去,發現班子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
準確來說,是缺少手里有活,又對班子忠誠的人。
這很危險。
最直接的,就是后來接連發生的出走事件。
瞧瞧吧。
走得可都是目前的臺柱子,而且人數還多,整個班子不傷筋動骨才怪!
這是個大問題。
唐宇當然不能直接去跟別人說,班子未來會怎么樣?
但他心里清楚,萬事有因也有果。
有些事,可能可以改變,也有可能依然改變不了。
但自己總得做些什么才行。
不然,即知未來,卻無動于衷,那不是白瞎了老天給的這一次機會?
何況,他確實愛傳統藝術,也喜歡德蕓社這樣氛圍的班子。
或者可以說,除了少數人,班子里的大部分人,從老到少,他都很喜歡。
相聲門是牛皮無義行,但德蕓社卻多少有些不一樣。
有人情味兒!
即做藝,也做人。
既是班子,也是一個大家庭。
挺好!
能在自己喜歡的大樹底下乘涼,這是很開心的事情。
所以,大樹不能倒,還得多多的開枝散葉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