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到票本來就很開心,現在還添了這么大的彩頭,那就更開心!
沒說的,拼命鼓掌叫好就完了!
于是,正準備第十次返場唱《大實話》的郭德剛頓時傻眼。
怎么個意思?
照這動靜,唱完《大實話》也謝不了幕呀?
《大實話》在他心中的意義可不一般,詞曲全都是出自張紋順老爺子,而且是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寫的。
所以打第一回獻唱完,郭德剛就定下了規矩。
身份不夠的演員不許唱,不到最后答謝觀眾環節不許唱。
觀眾們哪里知道這些,掌聲不停,挽留聲不停。
郭德剛回頭掃視了一眼臺下,旋即也就釋然了。
十次返場也是我搞的,那搞一搞十一次又怎么樣呢?
于是,主持人一攔,他倆再次回到話筒前,開始第十次返場。
只聽郭德剛笑道:“大伙愛聽,我們愛說。”
“就是。”
“說明人的愛好阿,是管不了的。每個人的愛好都不一樣。你看,后臺,說相聲那劉蕓天。”
“對。”
郭德剛手上比劃著大西瓜,道:“大個,他那愛好跟別人都不一樣。”
“他有什么愛好阿?”
“好吃,大餅卷著饅頭就著米飯吃。”
“嚯,一氣兒就吃三樣主食?”
“前邊唱快板那高鋒,好喝酒。”
“喜歡喝點。”
郭德剛點頭:“那回喝多了,拿筷子當雞爪子吃一根半。”
……
這回輪到臺下的老觀眾傻眼了。
怎么不是《大實話》?
轉念一想,頓時眼睛發亮。
哈哈,不是得好!
不是《大實話》,就說明還沒到謝幕!
演員這么賣力氣,自己作為觀眾哪里有不捧場的道理?
多聽一段是一段,哪怕是半段,那都是賺的。
沒話說,繼續鼓掌吧。
其他不少新觀眾不懂里面的門道,但架不住自己的耳朵里、眼睛里,聽到的看到的,全是四面八方的掌聲。
這還用客氣么?
甭管三七二十一,加入進去起哄鼓掌就完了。
情緒、氛圍是真的會裹挾人的。
不論是悲傷,還是興奮,都跟灰指甲似的,傳播速度可快著呢。
表演在繼續,不時來到小段的尾聲。
郭德剛搖頭道:“這事鬧得,這事鬧得。擱在兜里回家了,到家門口,看門上,也不知道誰,給貼副對子。”
于慊問道:“寫的什么啊?”
郭德剛一臉正經的表情:“當王八不生氣福如東海,戴綠帽有錢花壽比南山。”
于慊又問:“橫批呢?”
郭德剛點頭道:“忍者神龜!”
“去你的!”于慊一推郭德剛。
表演結束,鞠躬致謝。
等他們躬身再起,不上得相互對視了一眼。
得,這會兒的掌聲,比剛才還要熱烈。
咋整,繼續唄!
以他們倆的默契,很多時候,溝通真的只需要一個眼神足已!
于是。
第十二次。
第十三次。
……
第十六次。
第十七次。
……
觀眾們瘋狂了,郭德剛和于慊無論是誰開口,無論說得是什么。
只要他倆開口,只要有聲兒,他們就笑。
為什么笑的?
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