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走得什么門子,而且企業辦晚會,確實也算有點新聞價值,所以人家記者還真來了。
一場活動下來,就數唐云風和孔蕓龍最亮眼,他們倆順理成章,作為演員代表,接受了采訪。
好家伙,這不是“老太太吃豆腐……正好”么?
唐云風侃侃而談,著重強調了現在企業舉辦晚會的重要性,捧了金主不少漂亮活,這把人家給樂的。
接著話風一轉,表示德蕓社非常支持這一類活動,為萬千工友帶去歡樂,是相聲演員則無旁貸的事情。
最后,差點把王海的手機號碼報給人家記者了。
其實他是念到了一半,被人家制止了,這讓他略感遺憾!
報紙第二天就登了,雖然版面不大。
本以為事情到此就結束了,誰知,第二天人家記者單獨找上門來。
因為人家報社的領導,發現現在報道郭德剛已經很難找到新花樣,這下唐云風剛好撞人家槍口上了。
想當年,郭德剛和于慊還沒有起勢時,便在郊縣闖蕩過,最終闖出了現在的名頭。
這事兒,不知道被報道過多少回了,現在勵志故事,讀者們很買賬。
現在竟然撞見了他倆徒弟,也開始在郊縣闖蕩。
師父傳授徒弟手藝,徒弟重走師父的路,這才算真正的傳承吧?
完全是很好的素材,必須挖一挖!
所以,唐云風在某家小旅館里,接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專訪。
唐云風將自己、德蕓社、師父、傳統相聲,著實夸贊了一番,讓人聽著還不尷尬!
很快,一篇篇幅不小的報道便問世了。
【傳統藝術有傳人,“郊縣天王”在傳承】
現在正是德蕓社漸火的時候,這篇報道的反響也相當不錯。
這可不容易。
整個后臺,所有人上報無一不是蹭著郭德剛的采訪。
一般就是他說完了,需要旁人再說幾句襯托一下,這才有的機會。
而他們這次,則完全是自己挑頭,又是德蕓后臺中的頭一份兒!
郭德剛看到報紙后很高興。
特意打電話給唐云風,把哥倆都夸獎了一番。
電話接通,唐云風想起了前面的一件事兒。
“師父,25號的專場門票,賣得怎么樣?”
“不錯,我們定價一百剛好,所有票兩天賣完,沒剩下,倒票的人也少。”
唐云風一聽就明白了。
票不夠賣,倒票的人才會出現。
眼巴前這情況,應該算是他們抓得比較準了。
家里、外頭都是好消息不斷,這讓唐云風心情大好。
于是趁著得閑,拉著孔蕓龍還真溜達了不少地方。
現在臨近年關,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一些郊縣的特產自然不會少。
什么黃金梨、磨盤柿、板栗、腐乳、蘋果、白棗等等。
采買東西的主意是唐云風出的,具體的斤兩是孔蕓龍自己定的。
這家伙來燕京這么多年,也難得有機會吃這些東西,當下發了狠,拉都拉不住。
于是,他的背掛在了唐云風身上,而他自己身上,則掛了不知道多少個包。
終于到了26號,哥倆該打道回府了。
走在汽車站門口。
孔蕓龍緊了緊身上的包裹,問道:“師哥,咱這買得東西是不是有點多了?”
唐云風回頭瞅了他一眼,意思在說“大哥,你才知道呀?”
不過嘴里卻打趣道:“你不是能一個打五個嗎,這點東西對于你們武林中人,應該不算什么吧?”
這招好使!
孔蕓龍渾身又充滿了力氣,笑道:“不算不算,蘋果再來個五十斤都沒問題!”
唐云風不再搭理他,緊了緊自己胸口的包,直接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