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兒品的是苦與甜
……
沒聽幾句,房千尋的眼睛變得更亮了。
最近因為唐云風的緣故,他可沒少惡補相聲曲藝類的功課。
不說完全是行家,但至少有票友的水準。
此刻一聽,他便被詞曲給吸引。
嗓音沒得說,曲式也不賴。
最關鍵的是,它有創意,有亮點吶!
這跟當下的流行音樂,風格完全不同,相當另類。
網絡時代最怕什么?
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沒創意。
一曲聽完,他直接點開第二首《說學逗唱》。
同樣是三弦前奏。
不時,另一道男聲響起。
說一說世間百態蕓蕓眾生
學一學天地萬物冷暖人情
逗一逗嬉笑怒罵趙錢孫李
唱一唱人間正道淳樸民風
說一說英雄豪杰佳人才子
學一學山中走獸鸞鳳和鳴
逗一逗三翻四抖鋪平墊穩
唱一唱太平歌詞才是正宗
我是津城人我就愛說相聲
出門遇到丁文元還有王德成
二他爸讓二他媽媽烙倆糖餅
張二伯說馬大哈你干嘛嘛不行
……
“這歌都太有意思了!”
“不愧是相聲藝人唱的歌,這個味道很對,聽歌跟聽相聲一樣!”
“搖滾跟曲藝結合,唐老師真的太有才華了,絕對的高手!”
“……”
兩首歌聽完,房千尋對著電腦自言自語,嘖嘖稱奇。
得推。
這樣有特點的歌不推等什么?
而且推薦詞唐老師都寫好了,這更省事。
話說唐老師寫的推薦詞,也真有意思。
以前那些小段,寫得是:我為相聲兜底。
現在好了,直接升級成:我為相聲代言!
很快,這兩首奇怪的歌曲,便審批通過,正式成為酷貓五月重點推薦曲目。
網絡,最大的特點,便是傳播速度快。
好似一夜之間,大量的傳統小活鋪滿了整個網絡。
內容不同,錄制人也完全不同。
比如:
貫口《報菜名》,孔蕓龍(德蕓社),我為相聲兜底。
貫口《夸住宅》,燒餅(德蕓社),我為相聲兜底。
快板《單刀會》,高鋒(德蕓社),我為相聲兜底。
小曲《送情郎》,岳蕓鵬(德蕓社),我為相聲兜底。
……
這些玩意兒,沒有人知道是從哪一天,哪一刻出來的。
不過,好像這個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這些人錄得非常好聽。
自己隨便學上那幾嘴,哪怕學得不像,也感覺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
好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