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的選手,如走馬燈似的輪流換。
所表演的,無非是說唱、童謠、民歌、搖滾、流行等等。
再蹦跶,也跳不出這些范圍。
現在猛然聽到這首《燕京土著》,頓時覺得新鮮。
京味十足,唱法多樣,簡直跟用耳朵聽雜技似的。
不但觀眾如此,就連評委們也是如此。
至此,再無人懷疑他是臺長的小舅子。
笑話,有這能耐傍身,誰當姐夫有所謂嗎?
絕對隱藏的實力派選手!
實錘了。
掌聲稍弱,主持人張大偉上臺。
剛才在臺下,已經被主辦方拉著談過了人生和理想。
這回他謹慎了許多,只是牽線搭話,讓評委們來說。
率先出聲的是李水。
四歲開始練鋼琴的李水,創作一直以西洋樂器為主,可剛才的伴奏著實亮眼。
他直接問道:“這首歌的旋律屬于流行范疇,但所用的樂器又很特別,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唐云風笑著解釋道:“好的李老師,這首歌全程用的都是民族樂器,由三弦、四胡、琵琶三種合奏而成。這三種樂器的風格各有特色,先說三弦……”
唐云風在臺上侃侃而談。
這一刻的他,很有魅力。
臺風亮眼,觀眾們聽得仔細,不少人恍然大悟。
可這里不是報告廳,他也只能長話短說。
話音剛落,喜歡玩民謠的羅達右聽出了門道。
他接茬問道:“你這個創意很好,很不錯,不過,你從哪里得來這樣的靈感?”
來活兒了。
唐云風只能心里對羅達右說聲抱歉。
他笑道:“羅老師,其實這樣的合奏思路,不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
羅達右更加疑惑:“哦,仔細說說。”
真上道。
唐云風繼續道:“三弦、四胡、琵琶三種樂器組合起來,它們還有一個名稱,叫‘京韻大鼓三大件’,地道的京韻大鼓表演時,樂隊通常都用這件三器。而我剛才歌曲里的戲腔,便屬于京韻大鼓白派的唱法,這是跟我師娘王慧學的,她唱得比我還好聽,現在有時也會在我們德蕓社的舞臺上演出。”
唐云風說得很認真,就像一個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一般。
這家伙把旁邊的張大偉給樂得,心里暗爽得不行。
妥了。
有羅老師下水,一切都變得簡單。
曲種、流派、名字一出來,羅達右心里直接咯噔一下。
莫不是著道了?
他愣愣地點完頭,不再開口。
觀眾可不止有現場的。
唐云風話音剛落,休息室里的王慧,直接嗔怪道:“這孩子,怎么好好的,抬我出來作甚?”
話雖如此說,但那一臉的笑意卻怎么也藏不住。
有晚輩替師門揚名,估計沒有哪位長輩是不樂意的。
這孩子有心了!
東邊不亮西邊亮。
臺下的評委可有四個,羅達右不說話,自然還有其他評委說話。
一直沒說話的李總盛,最擅長寫哲理的歌。
而且他的創作素材和靈感,皆源于自己的生活經歷。
平時最喜歡的,便是觀察生活,以及跟人家交流創作靈感。
小問題不問,問問創作靈感這種事情總沒問題吧?
他當即問道:“你的年紀也不大,最初是出于什么考慮,寫這么一首地方色彩極深的歌曲的?”
唐云風心里笑得更溫柔了。
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