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傳統幾位老爺子,神仙似的笑聲,唐云風心里也樂了。
前后照應完,他回到下場口,也開始盯場瞧活兒。
他的瞧,跟老爺子們心態不同。
以后到底會怎么樣,隨著自己介入的增加,變得越來越不可知。
但有一點,他很確定,甭管怎么著,今晚上場的這幾位,必定是班子未來的支柱。
他們都很重要。
所以,瞧著不足的同時,還得考慮得更多。
此刻在臺上使活的,是孔蕓龍和李蕓杰一組,曲目《八扇屏》。
《八扇屏》,傳統經典曲目,以貫口見長。
名字中帶“八”,但八在這里是虛數,代表“很多”的意思。
流傳到現在,這個虛數,又變得更虛了。
曾幾何時,只出三位人物的《八扇屏》,開始橫行舞臺。
這其中既有演出環境,演出時長的限制,自然也少不了相聲演員自己手藝的限制。
反正大家都這么玩,誰也甭揭誰的老底。
樂樂呵呵,玩的挺好!
倘若誰能出到八位人物,那不得了。
“嚯,夠厲害的呀,全本《八扇屏》!”
其實,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真正的《八扇屏》,總共有二十二位人物之多。
目前最常見的,歸攏起來,也不過“渾人”“莽撞人”“苦人兒”“小孩子”“江湖人”“粗魯人”六位而已。
改一句帝王之家的名言,來形容唐云風的心情。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敗家最容易!
所以,他堅持要求三哥,至少八位人物起步。
被埋進泥土里的珍珠,總得有人再慢慢去把它們挖出來吧?
而且,他還將兩位趙前輩的墊話版本,教給了他們。
就是希望,盡可能多的觀眾,重新喜歡上這段經典之作。
臺上的表演已經開始。
……
孔蕓龍左手拿扇面,右手比劃,嘴里說道:“我每天呀,也就閱閱報哇、操操琴哪,舞舞劍哪,作作詩呀,尿尿炕啊……”
李蕓杰趕緊攔了一手,詫異道:“啊,尿炕啊?”
三哥眼珠子一轉,擺手道:“啊,不,不是,這個,寫寫帳啊。
李蕓杰抬手擋嘴,對觀眾道:”他差點兒把實話說出來。”
……
小包袱一出,有些人開始樂了。
但這個小包袱的作用,可不僅僅是逗樂觀眾,它還有更重要的作用。
塑造人物的性格。
上臺使《八扇屏》,不是將貫口順完,就代表你表演得出彩。
貫口基本功只是底,面上還得帶上人物角色,那才能稱得上一聲“好”。
像此刻,李蕓杰就是相聲演員,而使活的孔蕓龍則成了一位文化人。
再通過剛才那個小包袱一抖,眾人便會生出“這文化人有點沒溜”的感覺,這便墊下了性格。
后頭再鋪,再墊,再出貫口。
順溜了。
一切聽著都是流暢,享受。
這才是兩位趙前輩的版本,之所以能稱得上“經典”的原因所在。
不是親自上場,唐云風對此,同樣很是期待。
唐云風正看著,于慊過來了。
得,上場口竟然沒有了慊大爺的位置,這你能信?
唐云風拱手道:“大爺辛苦!”
于慊點點頭,臉色并未見喜。
不時,他擔憂道:“爺們,你剛才那段使狠了,氛圍掀得太高,根本沒留余地,這場只怕他們壓不住呀!”
唐云風沒有答話,只是笑著點頭。
大爺不愧是大爺,眼光毒得很。
可能連上場演員都沒發現,這場專場其實真的是沒有后路的,包括唐云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