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早已有人候著,是一身套青灰道袍的年輕人。
看其臉上百無聊賴的表情,多半已經等候多時,腰間懸一金穗長劍,劍藏于鞘,不知劍氣斤兩,劍意高低,不過想來背著竹箱的少年也不會過多在乎。
少年文君畢竟身份特殊,即便不是山上人,不懂修行,一路行來,卻仍舊沒人膽敢輕視,旁人多有避讓。
見到少年,因等候時間過長而百無聊賴的年輕道士,瞬間變了臉色,滿臉堆笑,迎了上去,侍奉在少年左右。
如竹筒倒豆子似的為文君,講解此間山上的風景文俗。
以及諸多注意事項等等。
好不熱情。
文君在夢中,終究只是一介少年,溫潤如玉,好似君子。
推辭不過,也只得任由年輕道士在自己身邊大獻殷勤。
出于禮數,文君適當點頭,適當報以微笑。
兩人腳力不錯。
文君不同修行,不過在這個夢中,他的來歷不凡,有天大的跟腳,掌握各種奇珍異寶,體質也遠非凡人所能比。
身穿道袍的青衣年輕人,不僅是修行中人,天資更是傲視此間天下九成九的修道天才,實力不俗,走點山路自然也不算什么。
走了些許陣子,一座巍峨的祖師堂映入眼簾,直聳入云,如山勝岳。
文君知道這是清河宗布置了結界,并施以神通幻術,而造成的障眼法,給人一種心神沖擊。
這種手段,在其他宗門也極為常見。
文君見得多了,自然也就不覺得驚奇。
據青慶這個年輕道士的介紹,這座祖師堂,里里外外沒有一根柱子支撐房梁。
有的則是大大小小形狀神態各異的白玉神靈雕像,手托堂頂,充當起頂梁柱的作用。
可見清河宗當年確實輝煌過。
據傳那大大小小的神靈雕像,整個祖師堂共有六十四尊,皆是正兒八經的山水正神所化,手筆大的驚人。
當然,此處的神靈,并非九天十地神話時代,先民祭祀和崇拜的那個神靈。
僅僅只是這一夢境世界中的神靈。
類似于祭靈一般的存在。
通常代表著一類強大的異類,能夠汲取香火,轉化為力量。
盡管,這座廟堂中,都是些金身破碎的山神水君,不過卻仍舊價值無量。
關鍵時刻,聯合結陣,卻仍抵得上一尊高高在上的上五境修士,是清河宗千年底蘊之所在。
“貴人,我家師祖爺爺早已在里面等候多時,小道就不進去了,也沒那個資格,就守在門外候著貴人吧,記得萬事小心。”
說到最后,青慶臉色有些難看,滿是憂心忡忡,仿佛祖師堂里面擺的是一桌鴻門宴,會吃人一般。
青慶臉上的憂愁自然是刻意流露出來的。
不然,怎么說也是山上的修行人,又是清河宗這一代的劍仙種子之一。
劍心堅定醇厚,簡單的隱藏自己情緒不是難事。
這是青慶覺得文君為人不錯,起了些許惻隱之心,好心提醒眼前文君,待會的事情并不會太過如意,心里要早有準備。
文君也是聰慧之人,重重看他了一眼,隨即點頭示意。
青慶退至一旁,少年抬頭看著眼前雕刻有兩尊門神映像的白玉大門。
一想到這是自己第一次收寶,應該辦的漂亮一些。
頓時心生豪邁,大大方方的向前推去,厚重的大門緩緩打開。
一縷刺眼的光芒從里面發散,令人心生敬畏,若是尋常人,怕是此刻早已道心不穩,心湖漣漪不絕。
可文君終究不是尋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