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舟摸著下巴看著眼前的一堆機器人零件陷入了沉思,機器人是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也就是說自己只需要組裝一臺機器人,后面的交給初代機器人就可以了。
而且和手工組裝相比,機器自動組裝的自己人精度更高更精準,畢竟李舟自認為做不到國之大匠那樣,手穩如泰山,做到比機器還要精準。
事實上,現實也是如此,一些人的手工制品精度比機器還要高。
有了思路后,李舟決定先將采購的沒有移動能力,只有一只機械手的工業機器人組裝起來,剩下的,自己只要吩咐唯希按照自己的要求一個個拼接就好。
在李舟蹲在實驗室研究組裝機器人的時候,遠在C市CHZU學院的知行橋上,三輛大巴已經準備待發。
而不停搬運著行李的學生們正在忙碌的將個人行李放好,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女生的行李幾乎都是男生行李的三倍!
男生們拉個行李箱,背著背包就直接上車了。
反觀女生們,更像是在搬家,大大小小一大推物品,還是用電動小三輪車從宿舍拉過來的,甚至你還能在行李中發現熱水瓶。
“女生搞快點,東西那么多,怎么不知道提前先搬一些過來?”
“還有車上的男生,趕緊下來幫下忙,活該一群單身狗。”
張婭玲拿著實習生的名單,在三輛大巴之間來回催促。
這次去未來科技的實習生足足有一百五十六人之多,其中信息學院的實習生最多,占了將近三分之一,人數排在第二的是管理學院的學生。
因為張婭玲之前是李舟的實習生,再加上張婭玲和李舟比較熟,學校決定這次讓張婭玲帶隊送這一大批實習生去未來科技。
考慮到這次學生人數較多,為了安全起見,除了張婭玲,還有另外兩個隨車老師,分別是來自管理學院的紀向東,和信息學院的另一位輔導員曾雪琴。
等最后一位女生上車后,張婭玲帶著帽子上了第一輛大巴車。
大體看了一眼車內,車上有很多學生都是自己不認識的。
張婭玲低頭看著手上這輛車的學生名單,咬了咬嘴,抬頭說道:“很多同學是外院的,我還不認識,我先點個名哈,點到的同學舉下手,我確定下人數。”
“翁春云”
“到!”
“祁向宇”
“到!”
............
......
...
每點一個人名,張婭玲都會抬頭看一眼是誰,確認不是別人代答后,張婭玲才會拿筆在名單上對應名字后面勾一下。
確定人數到齊后,張婭玲拉著扶手客氣的對下面的司機師傅喊道:“師傅,人到齊了,把車門關上吧!”
“好嘞!”,司機大叔樂呵呵的關了車門,沒過一會,車內的溫度涼爽了許多。
大約過了五分鐘的樣子,另外兩輛車傳來了滴滴的喇叭聲。
聽到喇叭聲,張婭玲對著師傅說道:“師傅,可以走了。”
三輛大巴,順著學校后門,漸漸遠去。